新城河全域生态化 打造水绿相融城市绿脉

发布日期:2021-07-14 15:20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宽阔河面碧波荡漾,连片绿地生机盎然。7月,行进在新城河启动段,清新静谧、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这是新城河拓疏一期工程(三北大街—开发大道)打造的新城河绿道,以滨水空间和靓丽新景为主要特色,因旖旎风光和慢生活格调而被市民称道,并于2019年获评“宁波最美绿道”。在不久的将来,这样优美的河道景观会向南北拓展延伸,总长近10公里的新城河全线建成后,生态绿岸、生态绿道、生态绿廊,林水相依、绿美相拥,将会成为我市中心城区一条贯穿南北的“生态大动脉”。

绿色是新城河的底色,也是最大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市新城河建设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生态”置于河道建设和区块改造全域空间总体战略布局的高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高质量维护,积极构建绿量充沛、绿植丰富、景观优美、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系统,全力打造水绿相融的“城市绿脉”,助推森林慈溪建设不断迈步向前。

绘就“新城河绿色画卷”,规划设计是最重要的“起笔”。2017年以来,市新城河建设办聘请同济大学知名教授团队,编制完成《慈溪市新城河区块城市设计》以及《慈溪市新城河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在“两轴四区,水岸城憩”的规划结构上,确立“八街九陌、水漾青城”为主题的绿色景观格局。形态上,以水网、绿道、林带的建设构建起一条连续的城市绿色脉络,并通过打造滨水空间、街角广场、口袋公园、小区绿化等生态多元节点要素,串点连线成片,全面织密新城河绿色底图。生态上,综合整治大塘河、新塘河、二灶江等河道,连通整个河网水系,修复生态水环境;以滨河生态为主题,修建红树林海塘、生态绿岛、滨河湿生林地构筑起成片生态湿地,涵养水源;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理念,更加注重绿化体系的均衡性、品质性和开放性,从而增进城市与绿地的互融、市民与绿地的互动。文化上,全面融入“青瓷、围垦、移民、慈孝”等本土文化元素,以城市家具、公共艺术、文化长廊、景观小品为载体,通过纵向线性步道与横向视觉通廊式表达途径,充分诠释慈溪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业态上,倾力打造12万平方米的品质滨水商业体,使市民在徜徉滨水绿化空间的同时充分享受休闲购物体验。活态上,通过沿河慢行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及周边体育场馆设施等将运动内容和休闲活动延伸到滨水绿地,再加上游船码头、活力广场,以及喷泉、嬉沙岛、水中栈道等游乐设施,届时,这里会形成一个集灵动性、功能性于一体的“全天候、全时空、全年龄段”多元复合活力乐享空间。

为厚植绿色资源、拓展生态空间,市新城河建设办不断开展绿色生态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拆除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整理出1308亩土地用于绿地水系建设,加快滨水绿网形成。通过PPP、片区开发、房产代建和国企融资等多种模式,筹集资金20余亿元,大投入打造新城河绿色家园。引入央企巨擘中铁建、建筑行业界翘楚中南建筑等实力企业,组建强有力的施工队伍,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推进过程中,该办还借力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专家团队,做好施工源头把控,并协同监理、质监、跟审等专业机构,实施专班式推进、清单式管理。此外,组建“河小二”志愿小分队,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河道水质监测设施等,建立“陆空一体化”的防控体系,开展“地毯式”巡查,“绣花式”维护,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

经不懈努力,市新城河建设办完成一大批生态河道、景观绿化带、道路沿线绿化、公园绿地的建设,区块改造样板初步呈现。其中包括科技路和二灶潭路新建工程、南白河小区东侧绿化工程等在内的4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工程东横河—前应路段水利工程全部完工,新增市政道路2000米,城市慢行系统1680米,公共绿地10万平方米、水域7万平方米,公共停车位150个。仅新城河启动段就累计选种本土乔木50余种、1500多棵,灌木草皮2.3万平方米,水生植物3237平方米,形成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沿河景观绿化带,4个口袋公园和自行车道、游步道的环通,更是成为市民休闲放松、体育锻炼的好去处。全部建成后,新城河区块的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80万平方米,整体的绿地率将接近40%,实现“城中绿”到“绿中城”。

向水而生、城水共兴,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城河的绿意正越来越浓厚。

开发大道—北三环段正加快河道护坡施工和景观工程施工;新城河东侧地下停车场及地面景观绿化工程已开启竣工前的最后冲刺;正进行景观亲水平台及园路施工的前应路—南三环路段绿化种植接近尾声;南三环南侧等绿化带已形成疏落有致的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全程近10公里长的城市生态绿脉正在倾力打造之中,一个清新明亮的生态空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很快,从城市高楼大厦间迤逦而过的新城河,将铺展出“清水绕城郭、绿树两岸生”“碧水与长天一色、自然与城市共生”的最美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