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421869759/2021-141996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日期:

2021-08-24

成文日期:

2021-06-1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6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8-24 08:47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沈忠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美丽田园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的决策部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通过一系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有效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肥药减量控害。重点抓好源头减量和末端减排,多管齐下推进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化肥定额制施用为主要内容的“肥药两制”改革。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等措施,依托数字赋能,发展智慧农业,大力推广精准高效可控的生产方式,年推广应用有机肥1.6万吨,测土配方施肥86万亩次。积极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应用性诱剂、杀虫灯、黄板等开展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全市累计实施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3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签约服务面积5.7万亩,覆盖率超63%。累计建成氮磷生态拦截沟渠6条,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

二是实施清洁田园行动。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属地管理、统一回收、分类处置”模式,每年投入500万元财政资金实施清洁田园行动,落实农田长效保洁机制,建立健全农药废弃物收集、贮运、处置体系。根据《慈溪市“清洁田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农田垃圾回收点,落实了固定农田垃圾回收点,设置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桶和其他垃圾回收桶,用以分类回收。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达100%,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置率达98%。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供销合作社等四部门专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意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属地管理、使用者负责原则,分类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积极构建由政府、农户、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和“使用者归集、分类处理、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和0.01毫米以上的标准地膜,实现地膜的源头减量。深入推进以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为方向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结合不同区域产业特点,建成龙山、周巷、坎墩、桥头、新浦等区域秸秆处理中心6个,年处理农业秸秆15.0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9%。投资1.5亿元的宁兴涌优年产20万吨TMF饲料项目年利用水稻、茭白叶、果蔬下脚料等秸秆5万吨,消纳面积超3.5万亩。

三是开展高标农建设。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慈溪市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按照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内容(缺什么补什么)”,取消了田间道路的建设比例限制,对于田间道路建设,只要符合项目建设条件都积极给予支持。两年来我市农田建设各级补助资金达10609万元,其中慈溪本级补助资金2428万元。去年又出台了《慈溪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村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列入“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奖补范围,支持推进包括农村基本农田道路硬化在内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020年度我市分三批次下达农村综合改革奖补项目42个,其中建设内容涉及田间机耕路建设的项目7个,建设道路长度约15370米,项目建安投资1121.64万元,市级及以上财政计划奖补额530万元。今年出台了《慈溪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集绿色化、数字化、集约化、融合化于一体的农业特色园区(建设内容也包括了农田道路硬化、维护等),对主体实施的农业产业新建项目或提升项目,按投资额的40%,最高不超过150万元予以补助。

最后,感谢您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各项工作。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周巷镇人大主席团。

联系人:胡伟宏

联系电话:6398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