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新研发的耐油脂固定架材料,这个材料应用在G27墙壁开关上,解决了PC材料接触灭弧油后容易开裂的问题,实现降低产品温升从而大幅提升墙壁开关使用寿命的目的。”日前,在公牛集团研究院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内,所长何洋向记者展示了团队最近的研发成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以何洋为首的研发团队承接了公牛集团各产品线重点新产品应用材料研发任务,完成墙开G27耐油脂固定架材料、3次针焰高阻燃材料等重要材料研发及在产品上的量产应用。何洋带领团队攻克PP材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期使用容易粉化和黄变的问题,将PP材料大量运用到筒灯上,实现了用料成本下降60%。主导完成的重大降本项目累计实现降本效益超过2600万元。
这是观海卫“筑巢引凤”成效的一个直观体现。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战略,努力为观海卫宁波都市区现代化小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作为工业强镇,人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外来人才如何引进?返乡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本土人才怎样留住?这是摆在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道“人才题”。
坚持内育外引,做大做强人才基本盘。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抓好企业经管与技术人才培训。依托海卫智巢科技孵化器、公牛集团等企业研发机构和上越陶艺研究所等平台,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本土人才成长。同时,加大外来人才招引力度。有效发挥公牛、韩电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强化政校企人才合作,加大外出人才招聘力度。积极发挥智能电器特色小镇、海卫智巢等平台人才集聚效应,海卫智巢引进硕士以上人才团队3家12人,涉及机器人数据处理、净水器反渗透膜研发应用、家电电脑控制板芯片等领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强化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政产学研人才合作。”镇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着力搭建多样化引才平台,以良好的创业创新载体吸引人才。公牛集团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卫智巢建成为慈溪首个宁波市级众创空间;宏一集团认定为市高校毕业生实践基地。深入开展政产学研人才合作,大力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合作。该镇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宁大科院在观海卫镇设立首个人才培养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与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同设立了“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与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达成设立智能家电研究院的意向。
当记者问到在观海卫定居6年的感受时,何洋用“安定幸福”四字来概括。他告诉记者:“爱人和孩子都已经在当地定居,孩子进入了心仪的学校学习,去年还分配到了人才公寓。”这跟观海卫镇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记者了解到,该镇建立联系专班,对高层次人才主动开展对接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他们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该镇共走访接待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帮助15家企业26名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问题,协调帮助3家企业5名人才申请安家补助,推荐68人参加市人才房摇号购房,努力营造“拴心留人、以才引才”的良好服务生态。
镇相关部门表示,“十四五”期间,观海卫镇将不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编制完善企业创新目录和引才目录,摸清人才需求状况,绘制特色产业地图和特色人才地图,充分发挥企业现有人才和观海卫籍在外知名人士的作用,开展“以才引才”工作,壮大观海卫人才规模,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创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