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299/2021-142822

发布机构:

市发改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综合类

发布日期:

2021-09-02

成文日期:

2021-09-02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关于市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第2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9-02 09:26 信息来源:市发改局

奕红力代表:

您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市区融合全面融入前湾时代的建议》(第210号)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快市、区融合发展

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两地以同城化为方向,优化融合路径,共同抢抓发展机遇,大融合促进大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城市相向发展。近些年慈溪城市发展向北融合,城区的重心也在不断北移,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慈溪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提出“北创、东拓”的城市发展新策略。北部的公共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现代服务业迅速集聚,也有利于两地的产城互补,基本形成慈溪城市功能为新区制造业配套服务的产城融合、错位发展格局。二是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胜陆高架一期、二期工程,芦庵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浒运公路等一批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开工。今年初,两地联合召开全市域加快高水平交通建设动员大会,共同编制出台《关于全市域加快高水平交通建设的实施意见》,在该《实施意见》中,围绕综合客运枢纽,多网融合铁路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干线公路等多层次构成的公路网络体系,构筑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大慈溪全市域“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三是加强产业错位互补。积极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在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等规划时,积极与杭州湾新区对接,将两区的产业差异化布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力求实现错位联动、融合协同、优势互补。建立慈溪与杭州湾新区两地项目流转和招商载体共享机制、定期招商项目沟通机制,促进招商资源共享。

二、高起点谋划高铁板块发展

2019年,在宁波确定建立宁波前湾新区指挥部后,我市及早衔接谋划和推动片区工作。聚焦聚力前湾新区规划建设,特别是高铁板块的谋划工作。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源要素配置。我市积极争取慈溪片在前湾新区中的核心位置,积极参加宁波前湾新区规划谋划,全力争取将我市高铁枢纽周边板块列为前湾沪浙合作特定区块,并由此推动了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布局由“一核三城”调整为“两核两区”,确立了我市在规划层面的核心地位。二是高标准推动沪浙合作创新区规划编制。今年将开展前湾创新城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工作,空间上初步考虑分为高铁核心功能区、前湾创新集聚区、前湾未来社区和专业市场群四大功能区块,是我市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创新区的先行区块。区块打造集“高铁枢纽、活力创智、湾区智芯、金融贸易、总部经济”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门户、湾区智芯、活力新区”。“十四五”期间高铁场站及周边路网体系基本成型,场站周边TOD开发初具规模。三是继续推进环创区块建设进度。环创区块包括前湾金融港、环创中心、科教园区三个区域,共727公顷。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为核心的前湾金融港、智创服务功能为主的浙沪合作示范区、产城共融的未来社区典范、溪畔智心的本土生态智慧园区。四是打造共建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板块内配建高质量基础教育设施,结合未来前湾创新城开发建设及中心城区北拓发展的要求,《慈溪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中明确了在保留和提升现有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前湾创新城或前湾金融港区域新建配套小学和初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按照我市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要求,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谋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坎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以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和社区重大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前湾片区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设施;积极构建生活宜居休闲新环境。以新城河、三塘横江、潮塘江为轴线,加快路网、水网、绿网“三网融合”,连通市域“山、海、林、田、涂”景观要素资源,重点依托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和爱琴海购物公园、明月湖等休闲场所的完善,结合三塘横江两岸开发和坎墩大学生创业园提升,形成集生活旅游、观光体验、购物娱乐等于一体,具有鲜明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生态休闲板块。

下一步,慈溪要紧紧抓住宁波前湾新区建设契机,加快与杭州湾新区融合发展、相向发展、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高铁带来的人口红利和经济效益,有效提升高铁板块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重点板块谋划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