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677650558X/2021-143414
古塘街道
主动公开
政务动态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2021-09-08
2021-09-08
面向社会
“在各小区推广垃圾分类红黑榜模式,表扬分得好的,曝光分得差的。”“设置垃圾分类公益基金,支持有关垃圾分类项目和活动。”“完善垃圾桶点位,时间上实施弹性投放,同时在投放点位安装摄像头。”近日,在古塘街道开展的“青年圆桌派——我为垃圾分类献一计”活动上,来自街道和各村(社区)的年轻干部集思广益,为推进古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出良方、支出妙招,贡献出充满活力的青春智慧。
古塘街道自2018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紧盯各村(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在前端投放、处置能力、收运管理、普及宣传等四个环节上发力,各小区基本能落实“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三项机制,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存在着垃圾混投、二次分拣情况较为普遍、袋装垃圾乱丢情况严重等问题。”古塘街道环卫所相关负责人对街道垃圾分类现状首先进行了介绍。
“头脑风暴”环节中,来自上傅家社区的年轻干部胡怡提出:借鉴“活动代罚”形式,对那些未按规定投放垃圾,且没有严重情节的人员,通过线下桶边督导、线上视频学习等形式,代替原有的行政处罚。来自街道社会事务办的年轻干部章维味提议:目前对各小区来说,物业是最熟悉小区情况的,但现在物业对于居民垃圾分类工作参与感并不强,建议进一步发挥物业的力量,尝试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制,抵扣物业费等措施。新入职的年轻干部胡可漪表示:垃圾分类一直在宣传,但是垃圾分类后去哪里了,大部分居民都不太清楚,垃圾分类与不分类有什么不同,分好后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们没有直观感受到,建议组织居民赴垃圾场,多开展让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后端的活动,会有助于提升分类热情。36位年轻干部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亲身经历,进行深入思考,集中研讨交流。他们提出了现阶段垃圾分类存在的9大困难,同时也给出了9条具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同时,街道社会事务办主要负责人就大家提出的想法,对其可行性、可操作性、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青年圆桌派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情景代入、集思广益、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年轻干部碰撞出更多好想法、金点子。”古塘街道团工委书记周天璐表示,下一步,街道团工委将继续用好这种创新形式,围绕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未来社区等热点话题,引导年轻干部生成性学习、系统化思考,助推街道当下的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