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位于观海卫镇大岐山村的国能置信智造谷项目竣工交付,一个以新兴产业为主导,集生产、生活、环境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微企业园成为乡村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该项目已有60余家企业确定入驻,以智能家电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投资强度高于350万元/亩,亩均税收评价都在B类以上。
大岐山村的蝶变正是我市试点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以来,不断推动空间格局大优化、产业发展大提升、城乡环境大改善的一个缩影。“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既是空间利用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手段的重要变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表示。
在龙山镇滨海经济开发区,计划建设规模达5000亩的新能源新材料装备产业园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电投华东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试生产的氢腾燃料电池系统可实现-30℃启动,能适应高海拔、低温等环境,今年初,搭载该系统的200台氢能大巴车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保障任务。
“我们抢抓项目周边慈东大道主干道、杭甬高速复线等工程进度,提前布局空间资源,为项目后续二三期土地供应提供了基础保障。”滨海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度,项目一期有望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产能3000台,双极板产能150万片,预计达产后年产值5亿元。
慈溪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但长期以来,受自然资源禀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新增发展空间有限。今年上半年,我市率先在宁波大市内出台并实施《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目前,首批通过新供“标准地”工业项目准入审核的13个工业投资项目已有3宗完成供地手续。13个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512亩,预计竣工达产后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可达到339万元、1028万元、42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设,实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推进零星耕地地块并整和空间置换腾挪,解决耕地“碎片化”“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今年以来,在龙山、观海卫镇等区域实施的6个“千亩方”项目,预计可年产粮食758万公斤,其它经济作物4136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