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以空间大重塑牵引制造业发展大变革

发布日期:2022-12-19 11:02 信息来源:慈溪市人民政府网站

以空间大重塑牵引制造业发展大变革,加快提升宁波北部智造名城硬核实力。这两年,伴随慈溪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的节奏,我市深化“腾笼换鸟”全域产业治理行动,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创慈溪速度,树浙江标杆。加快推进全域产业治理,以工业用地、行业空间布局为核心绘制“工业地图”,直观展现我市工业空间布局,引领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通过全面实施“腾笼换鸟”产业治理、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亩均论英雄改革和老旧工业区块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提质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累计实施产业治理项目25个,整治提升“三类企业”2096家,改造提升低效用地2970余亩。启动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24个,拆除及重建(闲置盘活)企业121家,拆除建筑35.7万平方米,计划新建厂房129.34万平方米,评定三星级绿色工厂68家。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我市居全省第2位,荣获2021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优秀单位。前三季度市级新材料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6%、16.3%、21.3%、17.4%,均大幅高于宁波平均,分别居宁波市第1、2、2、3位。

势在必行

改革剑指新赛道

近年来,我市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家电、关键基础件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涌现出了公牛、慈兴、新海等一批优秀企业。

但我市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散乱污企业多,违法建筑多,消防安全事故多发,亩均效益低,群租厂房管理混乱、闲置厂房盘活缺乏倒逼机制,企业规范经营有待加强等,在我市传统块状经济中,家电行业区域质量不高,品牌影响力小,竞争力不强;轻纺加弹能耗高、产出效益低;轴承行业工居混杂严重、环境污染大;洁具、拖鞋、服装等行业低小散现象严重;废塑料非法加工时有发生。急需通过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来实现机制体制重塑及改善。

吹响了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集结号,2021年,我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深化开展“腾笼换鸟”产业治理行动,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动,相继出台了《慈溪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率先在宁波市内出台《慈溪市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入“导向更加鲜明、机制更加健全、体系更加完善、思想更加统一”新赛道,产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突出责任导向,优化分类分级推进机制。在2021年各镇(街道、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基础上,今年将产业治理赛业绩作为市委“比作风、赛业绩”活动的报表之一,每季度对各镇(街道)和部门进展进行晾晒排名。

同时,建立“腾笼换鸟”产业治理“1+4+8+18”方案体系,形成一个攻坚行动总方案和四大攻坚行动子方案。8个市级部门专项行动方案,18个镇(街道、园区)作为推进主体,实施“一行业一方案”“一镇一方案”专项整治提升方案。此外,还分别出台了2022年慈溪市服装(童装)、拖鞋、减压阀、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淘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我市作为浙江首个GDP超2000亿元的经济第一大县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创新强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当前迎来“高铁时代”“前湾时代”“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的空前机遇。谈到加快全域产业治理的紧迫性、重要性、使命感时,市经信、资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市工业用地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在全面建设硬核实力慈溪、打造宁波北部智造名城窗口发展期间,重构产业空间,重塑经济优势,这是现实唯一之选,别无他路;更是长远发展之举,以空间更新,倒逼产业更新、理念更新!”

超前谋划

大胆突破当先锋

打好组合拳,探索新模式,走出新路子。以空间变革带来产品创新、产业升级

一举将10年“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新浦敦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改造区块,引进国企参与首个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奏响“破旧赋新”交响乐。招商引进的慈溪交通新材料养护研发基地项目占地31.8亩,今年8月投入试生产运行。该基地由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慈溪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企深度参与开发,年度完成投资约6400万元,年产25万吨沥青混合料,年产值可达1.8亿元。

观海卫东山头、五里村级园区改造提升项目分别实现厂房主体结顶、厂房主体施工,预计分别于2023年10月和12月竣工。其中,五里区块内40亩改造用地目标初步显示三大提升效应:产业将由“低小散乱污”的小五金、汽车维修等,提升为区域经济配套的智能家电、电源连接器等重点产业链;容积率提升近5倍;村级集体产权收益预计由120余万元提升至1200余万元。

部门协同

行业专治塑优势

行业大专治,部门大协同,重塑新优势。我市以各镇(街道、园区)为主体,对服装、拖鞋、废塑料、减压阀等低效传统块状行业实施专项整治提升行动。

创新童装行业治理提升攻坚行动的“匡堰方案”,市经信局会同该镇开展“产业提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成立专班、集中办公、挂图作战、分区包干等措施,部署推进合规性整治、违建拆除等八大整治行动,截至目前,拆除191家企业违法建筑共计34480平方米;取缔无照企业132家,注销未经营企业128家。

市市场监管局会同长河镇开展减压阀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引导行业规范有序竞争,推动B类企业升级为A类,推进企业浙品码赋码管理,截至11月底,已赋码产品15万余只。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牵头开展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深度治理,编制并印发了《慈溪市再生塑料利用行业整治方案》和技术规范,在工艺设备、污染物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同时,推进热处理行业环保专项整治,涉及的90家企业中已有75家完成现场整改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安全生产“大整治、大执法、大培训”行动,到11月底,全市工矿领域培训599448人。

创新模式

镇域治理多亮点

今年三季度,我市产业治理报表出炉,白沙路、观海卫、宗汉分别名列前三位。

白沙路街道通过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打造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样板。先行启动61.52亩的原神鹰破产区块改造,引导市轻纺协会牵头协会龙头企业,投资2.1亿元进行整体拆除式改造。理清承租关系,排除环保安全等隐患,具较高容积率,新建标准厂房和宿舍楼。会同省轻纺协会,牵头国内轻纺服装行业数字化改造提升的龙头企业环思科技,投入2000余万元,打造宁波市级数字化示范车间,改造完成后,将全面实现场地标准化、厂房数字化、消防智能化、能耗低碳化、厂区公园化和生活数字化,年开票销售有望超过4亿元。

宗汉街道以解决工业用地和厂房空间受限问题为导向,通过“扩容、挖潜、利用”三大抓手,优化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新增厂房面积19.2万平方米。整治改造潮塘老旧工业园区,关闭落后企业24家、提升低效企业120家、引进高质量企业2家,新增产值1.5亿元。

探索群租厂房管理“崇寿模式”,推行出租厂房“负面清单”机制,原禾盛米业群租厂区通过企业准入管理,目前共入驻企业10家,规上企业数从0起步提升到2家,创年产值1.5亿元。

逍林镇发布宁波室内棉(麻)拖鞋首个标准,以标准引领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升级,加强标准实施推广覆盖面和力度,扩大项目辐射效应,加快制鞋产业向品质品牌标准化迈进。

胜山镇构建安全“底线”和预警“防线”,建立智慧消防系统。鼓励企业投资智慧消防,大发化纤智慧消防厂区内宿舍楼、生产车间直至电瓶车充电全覆盖,市政管网取水、自助河水取水、微型消防“三保险”。

令人可喜的是,还涌现了一批企业样本。韩电老厂房拆除改造,占地96亩的厂房全部拆除,一部分建标准厂房共145161平方米,解决自身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容积率将达到3.04,亩均产出500万元。另一部分44093平方米,建租赁公寓834套。

坚持多元改造路径。我市结合历史事实、业主意愿、产业需求等现实情况,坚持市、镇、村、企(业主)、专业机构多方联动,因地制宜采取国资参与改造、企业自主改造、社会力量联合改造等多种改造提升模式,充分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和优势,最大限度实现多方共赢,可复制、可推广。

宁波领跑

集约导向布新局

创“园区集聚,专家管理,企业经营”模式,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以加速器为主要定位,立足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兼有孵化器功能,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用金”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与所在地政府白沙路街道共同组建园区管理办,为园区企业提供有温度的“妈妈式”服务,成为慈溪小微企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示范园。2021年创建成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省四星级小微园区,最近又获2022年省五星级小微园区。2018年5月至今年11月,累计签约入驻企业100余家,均为小微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甬股交、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规上/限上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

鑫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落户不久,就一举凭借橡胶注塑模工艺领先技术替代模压技术,赢得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巨头大订单。长河镇通过长河橡胶小微园公司化运行一举扭转橡胶块状经济“低散乱污”现象,实现运维升级、管理升级、环境升级,目前园区内已有46家橡胶企业入驻投运。

万洋(掌起)众创城小微企业园作为宁波首个工业地产式小微企业园正式投运,盘活原存量闲置工业用地105亩,已入驻企业超150家。加强安全、消防、环保等方面运行管理,今年已成功创建省二星级小微企业园,三星级小微企业园的创建目前正在申报中。

观海卫国能置信的大岐山模式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承接转移区,园区占地74亩、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目前,17栋厂房已确定入驻企业60余家,今年9月已竣工交付投产。

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开发模式,打造多元主体、层次丰富、梯次升级小微企业园体系,全市现有省认定小微企业园区17个,其中生产制造类小微企业园11个,居宁波首位。

整合提升产业平台建设,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滨海区四期区块谋划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滨海区获评浙江省制造业四星级园区,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和观海卫工业园东区列入宁波市级特色产业园。

启动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攻坚行动计划,今年已启动改造新浦敦和工业园等24个区块,拆除及重建(闲置盘活)企业121家、建筑37.2万平方米,计划新建厂房140.3万平方米。

深化改革

亩均英雄论导向

为继续奋力走在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前列,厚植新动能,推动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2021年我市成功入选浙江省新智造区域试点,年度进规287家,累计列入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均居宁波第2位,共有五星级绿色工厂6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5个。2021年新增宁波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4家,数量居宁波各区县(市)第一,名列创新百强县(市)第三。

公牛集团以传统工厂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工厂转型为显著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目前,公牛主要半成品生产基本由自动化生产完成。

走进新海集团数字化车间,感受首个浙江省数字化车间的魅力,其5G+自动检测采用国际一流视觉检测设备,保证100%的精准品质检测。建立了5G+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创新平台,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面对汽车行业大盘增速急剧下滑考验,福尔达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16.6%。其秘诀是坚持持续创新,轻资产,重品牌,抓研发,拓市场,依托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双智”取胜。

谋划全球家电创新中心,加快打造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大优强”领航企业,建立“大优强”领航企业分级分类、“一企一策”的培育机制,推进政策、服务、资源聚焦集成。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出台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首批12个“标准地”拟供地工业项目预期亩均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实现规下企业调查和评价全覆盖,出台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用地、用能、财政激励等方面的倒逼运用。6家企业列入省“亩均论英雄”行业领跑者名单。

抢抓新机遇,担当新使命,我市制造业全域治理将贯彻落实省、宁波市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硬核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