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2-152686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发布日期:

2022-02-25

成文日期:

2022-02-2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2021年度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2-25 16:43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强化争拼赶超、争先进位,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打造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之市,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扎实推动“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工业经济运行持续恢复、稳中向好,市级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呈现“高开稳走,领跑宁波”的运行态势。

1、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制定慈溪市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数字经济组,建设数字经济系统门户上线运行,建成工业产业地图服务平台试运行版,联合揭榜省家电和轴承产业大脑建设,家电产业大脑分平台宁波科院可信制造平台完成展示平台搭建,通过宁波极动云申请省平台上线,列入宁波市2021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轴承产业大脑分平台已在宁波东煌轴承有限公司成功试点。二是争创省区域新智造试点建设。我市(含宁波杭州湾新区)作为全省8个试点之一入选省新智造试点区域。2021年6家企业项目入选2021年浙江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居全省第二、宁波首位,浙江长华等17家企业项目列入宁波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名单,公牛电器、奥云德电器列入宁波市未来工厂名单,4家企业项目列入宁波市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项目,53个项目列入2021年度宁波市新智造企业群体项目计划,总量均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二位。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迦南电气等23家次企业项目列入宁波5G+工业互联网试点计划库,德曼、龙华两家企业列入2021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2个产业链级(企业级)平台列入宁波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家企业入选2021年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试点示范、其中个性化方向入选8家、位列全省各县市区首位,6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名单、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与杭州临平并列第一)。新增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7家,新增企业上云1132家,完成新增(改建)5G基站1053个,已实现5G信号城区重点镇全覆盖。

2、全面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一是加强统筹推进。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工作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整治淘汰类、改造提升类、园区集聚类、搬迁拆除类“四类”建立36个全域产业治理项目,建立“清单+台账+考评”的闭环管理工作推进体系,对横河轴承、桥头再生塑料等9个行业治理项目进行专题会商,分三组对重点镇进行现场督导。二是分类分级推进。全年各镇(街道、园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专项检查4016家次,整治提升“低散乱污”企业603家,其中关停企业(作坊)358家,拆除违建21.4万平方米,白沙路街道二灶潭路沿线、古塘街道新潮塘等7个重点工业区工业集聚区块(点)拆除厂房面积约9.8万平方米,涉及企业351家。在治理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创新性典型做法,如观海卫镇村级工业集聚点(五里村东山头村)拆迁改造提升,桥头镇再生塑料化纤加弹等行业销售收入与用电量挂钩机制,崇寿镇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胜山镇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等。三是推进低效区块改造。建立低效工业区块项目管理系统,开展全市低效工业区块(集聚点)改造提升。附海南圆村华芝区块、观海卫东山头村工业集聚点等9个低效工业区块列入宁波市区块改造项目,已完成3个;原工业企业加层提升容积率项目42个,新增建筑面积9.95万平方米。

3、加快企业梯队培育。一是加强大企业培育。制定《慈溪市推进企业“四上”行动方案》,推进亿元以上企业培育方案实施,2021年亿元、4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将分别达到509家、102家和31家,比上年分别增加91家、23家和11家。 10家企业列入宁波“大优强”企业培育名单。二是加快“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培育。新增5家企业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16家、28家企业分别列入国家和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位列宁波市第二位。列入宁波市单项冠军重点培育企业18家、潜力型培育企业11家,分别居宁波市首位、第3位。三是加大进规升级。组织各镇(街道、园区)深入开展多轮排查、动员、申报,全年小升规269家、月度进规18家,合计287家。新增省“放水养鱼”培育企业20家,目前在库培育企业达到127家企业,列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四是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出台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完成新建(提升)4个小微园并获省级认定,另有在建小微企业园7个,其中生产制造类6个。新增宁波三星级园区1家,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列入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浙江9个、宁波4个之一)、浙江省四星级小微企业园。

4、加快工业投资项目建设。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跟踪督促10亩以上60宗2544亩供而未用工业用地加快开工建设进度,跟踪10亿元以上公牛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周巷万洋、博氢新能源、石头纸计划等项目推进建设进度,132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5.4亿元,8个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6亿元。二是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100个项目列入全省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数量居宁波首位,全年完成投资26.5亿元。健信核磁1.5T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成为宁波市首个国际首台(套)产品,慈星股份、恒普真空荣获国内首台(套)产品,中大力德等三家企业荣获省内首台(套)产品,62个新产品列入2021年度宁波市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中科院慈溪医工所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三是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发展。出台《慈溪市重点培育产业链投资导向目录(2021年本)》《慈溪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实施方案(2021-2025)》及6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方案,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家电产业链一键通项目。公牛集团、韩电电器等7家企业列入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名单,卓力电器等10家企业列入宁波市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名单,中大力德列入宁波市级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培育企业,公牛移动插座智能工厂项目和中大力德智能执行单元生产基地项目列入宁波市级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培育项目,入围宁波市产业链投资示范项目14个,评选慈溪市级产业链重点示范项目16个。

5、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一是整合提升产业平台建设。参与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制定,修改完善工业集聚区规划,牵头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省级高新园区,园区列入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单,完成园区发展定位、项目管理等前期研究,着力构建“2个主平台+6个重点产业园+N小微园”的园区承载模式。开展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慈溪市智能家电产业基地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滨海区申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星级工业园区,高端磁性材料产业集群报浙江省“新星”产业群,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列入宁波市级特色产业园。二是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实施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2.0版, 2020年度纳入评价企业共5076家,其中规上企业1425家,实现亩均税收25万元/亩、亩均工业增加值118万元/亩,分别增长2.8%和4.3%。首次发布慈溪市制造业“亩产英雄50强”、“3+3”产业亩均税收领跑者名单,我市6家企业入围浙江省2020 年分领域分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比上年净增3家。出台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落实差别化电价及财政补助政策。完成省高耗低效整治提升273家、宁波市低效企业达标提升379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35.4%和100%。三是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启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编制和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面摸底调查全市压铸企业情况,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27家,可腾出用能空间约2700吨标煤。创建宁波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43家、其中国家级3家,创建宁波市节水型企业12家、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骨干企业3家,完成企业自愿清洁生产审核10家。推进全市33个工业循环经济、工业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三类企业绿色化改造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1亿元。

6、加强政策服务综合保障。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引导,完成《慈溪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慈溪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编制,制定慈溪市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出台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留工优工稳增促投的实施意见,修订实施慈溪市亿元以上企业培育方案。二是深化优化企业服务。深化“1+N”企服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五大企服机制,持续开展常态化、特色化企业服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培训授课等活动50余场。加快企业码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领码企业超3.1万家,平台访问用户数超20万。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用房权属证书补办工作,实施“减负降本宣传月”活动,企业减负降本超过40亿元。三是加强综合保障。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建立镇级月度分析制度和专项调查制度。召开全市经济风云榜颁奖大会,隆重表彰获奖代表。深化制造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引培,推荐申报国省市各类制造业人才22名,组织举办“创客中国”活动,我市“光电耦合器”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企业组一等奖。完成企业管理创新提升星级评价208家,举办17期经管人才培训班,培训超1600余人次。举办第17届中国慈溪家电博览会、第十三届“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新海成功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1家企业共计81余种产品纳入2021年宁波优质产品目录。加强食盐储备和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储备管理,保障食盐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供应安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