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98XR/2022-152722

发布机构:

市审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审计公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审计

发布日期:

2022-02-28

成文日期:

2022-02-2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审计局关于2020年度慈溪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2022-02-28 14:38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2020年度慈溪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市政府已于2021年10月25日向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报告,现将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一、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推进情况

2021年审计整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及市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下不断改革创新: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专题询问会事项;市委办公室把审计整改督查列入全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市审计整改联合督查领导小组派出督查组赴7家单位开展现场督查工作;组织了近三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事项的审计整改“回头看”工作;修订完善了审计整改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全年审计整改工作动作频出、真抓实改、成效明显。

从《关于2020年度慈溪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看,相关责任单位能积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整改进度快于往年。截至2021年9月底,28家单位7大类48个问题78个具体事项中(以下统计均指具体事项),已整改65项,整改完成率达到83.33%;部分整改12项、占15.39%;未整改1项、占1.28%;累计涉及资金13958.22万元(不含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审核减少金额),其中上缴市财政或单位内部收回5682.37万元,清退、调账或重新拨付8275.85万元。28家单位中已完成整改17家,有部分整改事项需持续整改10家,未整改1家。

二、着眼财政预算监督,提升公共资金使用绩效

(一)关于资金收支、上缴、清退方面。针对非税收入资金未及时入库问题,市财政局和有关单位通过重新确认收入、上缴国库、单位内部收回和清退方式等完成整改,2个单位已把100.13万元全部上缴财政,市财政局把840.74万元财政专户利息确认为当年非税收入;针对43个预算项目已连续两年未用完并在第3年继续安排预算的问题,市财政局收回了结转沉淀资金,并在2022年预算编制中对该类问题予以关注和调整。

(二)关于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针对预算项目执行率低的问题,市财政局对涉及91个项目进行了逐一分析,19个项目结余资金已收回财政统筹,其余72个加快项目支出进度;针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问题,市财政局把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及31家子公司重新纳入预算编制覆盖范围;针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尚未细化更新问题,市财政局制定《慈溪市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慈财〔2021〕278号),对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作了细化更新;2个单位接收的上级补助资金已纳入财政监管范围。收缴6家单位以拨代支造成的沉淀资金67.53万元。2个单位329.37万元沉淀资金已全部上缴国库。

三、着眼重大政策跟踪落实,助推改革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一)关于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针对市科技平台与产业综合体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科技平台项目效益发挥未达预期和科技扶持政策落实效果有差距等问题,补充出台了《慈溪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新拨付5个产业平台建设进度款350万元,调减预算250万元;对2家涉及重复奖励的企业,取消市级补差奖励2万元,取消规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合规奖励16万元;加大对运营方监督力度,已初步确定众车联项目和智能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中心入驻中以(慈溪)创新技术研究院。

(二)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审计方面。针对建设用地预缴款管理不规范问题,对已完成供地手续的土地未及时清退的3079.78万元预缴款作了清退;针对公共设施公用地、边角地手续办理不及时问题,截至2021年9月底,24宗用于公共设施地块中,4宗已完成供地,4宗供地公示中,4宗已部分供地,其余地块因规划不符、缺少立项等原因未供地;31宗边角料地块中,2宗已供地,1宗部分供地。

四、着眼重点民生资金保障,促进民生持续发展

针对养老机构建设推进缓慢问题,市政府已出台“十四五”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目标任务,从“十三五”提升养老服务覆盖面目标,提升为升级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品质等高质量养老服务为目标。针对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清运BOT项目价格设定不合理问题,已启动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费补贴调价工作,目前已初步确定补贴价格;对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已完成了对油脂运输车辆的升级,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全部在指定的餐厨垃圾处理地过磅,纳入监督,消除风险隐患;对建筑垃圾填埋监管问题,已启动开发建设数字化环卫监管系统,目前西三垃圾填埋场监控、视频等已统一接入平台联网,实现数据实时传送。对乡镇环境卫生服务管理问题,已通过收取保证金等方式整改。

五、着眼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监督,促进工程建设领域规范有序

(一)关于部分PPP项目管理不到位问题。1个单位对PPP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求,进场材料相关资料及时向监理报验归档;监理单位须加强监督,未经检验合格材料不得用于项目工程;进一步加强项目工程变更监督,严格工程变更规范要求。

(二)关于工程结算不规范问题。4个单位收回26个工程项目中多付的工程款47.74万元,1个单位退回5个工程变更增加非批复范围内容而多获财政补助款267.36万元。

(三)关于其他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发现的问题。在西二环北延棚户区改造拆迁服务委托不规范问题的整改中,对相应人员进行了提醒谈话和单位内部公开通报。部分工程计税不规范涉及的220万元退税款已确定在工程结算款中抵扣。

六、持续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跟踪落实

(一)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各整改单位要把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坚决扛起审计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从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锋市的全局高度,不折不扣落实好审计整改。

(二)进一步加大整改督促力度。围绕审计整改闭环管控,审计部门认真做好理念宣讲、业务指导、案例示范等工作,进一步压实各单位整改责任,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跟踪督查,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督、行政监督等衔接贯通,共同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完成。严把整改质量关口,重点关注整改任务未完成、整改措施不到位、反馈材料不充分等问题。对个别成因复杂、时间长久的历史遗留事项,加强协调攻坚破难,督促久久为功持续整改。

(三)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机制。完善审计整改制度机制,落实“三个坚决不放过”要求,坚持远近结合,既要确保审计报告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整改到位,又要从根子上研究破解顽疾的有效办法,堵住监管漏洞,切实防止“屡审屡改屡犯”。探索构建闭环监督机制,推动解决一批苗头性问题、普遍性难题。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拒绝或拖延整改等情形,启动约谈、追责问责等程序,以铁的纪律确保高质量完成审计整改各项任务。

(四)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整改。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加快探索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和“审计发现问题清单”作为数字政府建设必答的“七张清单”之一的综合场景应用,深化审计整改成果的开发利用,力争做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对各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发展趋势,积极主动探索创新,交出审计整改落实的高分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