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2-160367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发布日期:

2022-06-30

成文日期:

2022-06-3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5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30 15:07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励松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深化工业强市战略思想 提升头部制造业经济质量的建议》(第250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的工业经济亦是如此。诚如您所言,发展头部企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工业立市”的慈溪能否继续保持先发优势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头部企业,是历届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尤其近年来,先后出台了财政、招商、金融、税收、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政策,大力引育头部企业,系统性构建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营商环境。

一、厚存量,提升现有本土头部制造业企业

(一)引导企业发力上规模

为集中资源扶持头部企业,2020年,我市整合优化之前的效益龙头、高成长企业等大企业培育政策,出台了《慈溪市亿元以上企业培育方案(修订)》﹝主要根据企业的营收和实缴税费分档划定培育名单,综合亩均、利润和营收增速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增值税、所得税两税地方贡献增长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亿元30%、龙头50%)﹞,对入围的培育企业,依法在项目用地、环境容量、能耗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需求给予支持,2021年累计兑现奖励资金近3亿元。政策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更加突出。2021我市亿元、4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分别达到509家、102家和31家,分别较2019年底增加150、32和13家。509家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788.7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比2020年提高3.2个百分点。21年产值同比增长28.4%,高于市级规上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得益于亿元企业的快速增长,市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17-2019年居宁波前三的高增长前提下,2020、2021年仍分别实现了6.6%、16.9%的增速,分别居各区县市第三位和第二位。同时,在全省和宁波市内,我市企业规模和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公牛集团成为百亿级企业,入选省“雄鹰计划”;10家企业入选宁波“大优强”项目,数量居宁波各区县市第3位。亿元培育政策还明确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总部经济、分离发展、慈企回归和规范纳税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

(二)支持头部企业借力扩张

为助力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慈溪计划(2021-2025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慈溪计划(2021-2025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企业上市工作的目标(新增10家)、任务和保障措施;扶持政策从股份制改造、新三板和宁波股交所挂牌、境内外上市、资本市场服务机构和人才集聚等六个层面共十八条细则,包括鼓励企业实施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全方位保障企业上市工作顺利推进。该实施意见还明确,梯队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根据企业主营业务能力、盈利水平和创新能力,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确定上市后备企业库,精准扶持,在项目扶持、平台认定、资格认证、用地用人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企业改制、重组符合规定条件的,税务部门严格落实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处理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不征收增值税。此外,在契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特定事项(技术转让)等多方面给予税收优惠。

二、挖潜力,推动潜力企业加快成长

(一)精准扶持潜力型企业壮大

针对潜力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培育库,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材料—零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培育机制,做大单项冠军企业群体规模,发挥示范、带动和放大效应。鼓励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单项冠军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技术改造以及专利、品牌、标准的投入,开展主导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加快新产品开发。目前,我市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达到3家、入围宁波市单项冠军企业31家、培育企业44家、分别居宁波首位和第2位,入围省隐形冠军企业4家,排宁波第2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5家),宁波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均列宁波第二位,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1家,宁波市“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145家。

(二)重点壮大产业链实施主体企业

围绕智能家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轴承三大产业链,持续推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出台《慈溪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实施方案(2021-2025)》6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方案,发布《慈溪市重点产业链项目投资导向目录》,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每年安排4000万财政资金用于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四基”产品示范应用、首台套新产品等奖励,着力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为支撑、上下游核心企业配套的重点产业链,构建“6+X”产业链培育体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智能家电产业链,2021年已有规上家电企业4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16.7亿元,同比增长23%,占市本级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8.4%,计划到2025年,产业链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目前我市已培育形成了以公牛、韩电、卓力、先锋等一批龙头和优势企业。实施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出台《慈溪市“科技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21—2025)》,建立“科技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天生密封件和大发化纤参与项目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另外5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建立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卡脖子项目库,列入清单项目28个。建立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全力促进项目进度。以智能家电产业链为例,公牛集团、韩电集团、德业环境等为“链主”的智能家电产业链通过新增项目扩大产能,上游链条企业剑锋电器、意卡德电机等主导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领先优势。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例,奥云德、东南复合等新增项目帮助企业继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类特斯拉市场份额。

三、引增量,构建全员招商的“大招商”机制

2021年全市以深化招商体制改革为契机,全力构建“133+X”全员招商工作机制,“1”是指成立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第一个“3”是指根据部门职责明确其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将全市各部门分为全员招商主力部门、保障部门和支持部门;第二个“3”是指北京、上海、深圳3个驻点招商办;“X”是指除了以上招商单位的所有全社会招商群体和个体。全员招商主力部门突出招商主阵地作用,着眼战略布局,聚焦招大引强;全员招商保障部门根据产业联动参与招商、围绕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全员招商支持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服务项目。全市上下强化“一盘棋”理念,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共同促成招商项目落地。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及专业招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各层面招商专业化水平。2021年全员招商取得阶段性成果,签约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签约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371.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5个(制造业项目49个),落地28个。全年共引进宁波市外资金136.73亿元,其中制造业内资占比35%。

四、强体系,完善相关保障配套体系

一是营造尊商重商氛围。多年来我市坚持开展百强企业和工业杰出人物评选,举办经济风云榜大会,形成了尊重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氛围浓厚。二是高度重视头部制造业企业用地保障,深化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等工作,推进实施“亩均论英雄”差异化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市资规局对列入宁波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清单的,予以市统筹计划指标保障。2021年度,重点保障了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驰轴承集团等重大产业项目,涉及新增面积1369亩。我市当前用地保障实行“计划指标与存量处置挂钩”,除宁波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外,其他一般项目用地指标与存量土地处置完全挂钩,是指标唯一来源;同时要求“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产业项目须选址在城镇开发边界的工业区块内。三是严格贯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和亏损弥补年限延长、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建工程当期一次性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投资。

励委员的建议,既全面又有重点,可操作性强,为我们下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您的建议,结合我市企业培育的实际,锻炼长板、补齐短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向内用力,进一步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一是继续深化推进省“雄鹰企业”、宁波“大优强企业”和亿元以上企业培育等大企业培育政策,引导企业做强做大。二是高度重视头部企业资源保障。系统性构建资源分配机制,做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文章,积极引导头部制造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并合理选址,争取将相关用地项目列入宁波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清单,对符合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导向、符合上级要求的产业类项目,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并在制定年度用地计划时给予重点倾斜保障。三是营造全市上市氛围,全方位服务我市龙头企业开展上市工作,给予拟上市企业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后备企业,定期走访企业,及时了解企业上市进程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

(二)向外借力,争取“引凤来巢”实现大突破。明确重点招商方向、瞄准重点招商区域、创新精准招商方法,加大引入企业考核测评机制,制定产业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加大对投资主体、投资项目的审核力度。通过对项目的投资主体、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节能及环保等方面的量化打分,优选精选项目,优先保障产值10亿元以上大企业、上市(拟上市)企业、百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类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严格控制“两高”类项目用地。对于重大招商项目,第一时间由市相关业务部门对项目产业导向、能耗、环保等方面提出初步筛选意见;对于通过初筛的项目,由专业法务、财务审计、行业专家及基金、证券等团队开展第三方商业尽调,对产业项目进行专业评估;项目决策前,对项目政策、协议,特别是对于对赌协议、违约条款等,由专业部门和团队进行严格审核,全力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可控因素。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经济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以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