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299/2022-160783
市发改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2022-07-05
2022-07-05
面向社会
王季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深度融合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深入分析了我市当前“两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出了一系列宝贵建议,对我市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自去年试点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有序推进试点的各项工作。一是深化试点方案。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编制细化《慈溪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方案》。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形成《慈溪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和慈溪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在全市形成“两业融合”浓厚氛围。下一步,我市将向先进地区学习,明确目标任务,打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体系桎梏,推动全市层级的部门协同,完善围绕资金、税收、土地、人才培养等鼓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国家级试点建设平台项目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
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迭代,发挥慈溪和前湾新区产业特色优势,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领新“智造”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联合揭榜省家电和轴承产业大脑建设,家电产业大脑分平台宁波科院可信制造平台完成展示平台搭建,通过宁波极动云申请省平台上线,列入宁波市2021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轴承产业大脑分平台已在宁波东煌轴承有限公司成功试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迦南电气等23家次企业项目列入宁波5G+工业互联网试点计划库,德曼、龙华两家企业列入2021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6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名单、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与杭州临平并列第一)。新增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7家,新增企业上云1132家。“魔蛋”智能家电共享平台,通过智能化改造、柔性化定制,整合2000多家整机生产企业、上百万个全国代理商等资源,构建智能家电“产品+内容+生态”全链条。“众车联”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提供云集采、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等创新服务,截至2021年底,平台交易额突破210亿,会员用户近千家,平均降低采购成本10%以上。
三、引导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扶强服务业企业主体。实施“创新DNA工程”,出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三年全覆盖行动计划,鼓励服务企业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筛选具备研发能力与成长潜力的服务业企业培育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而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培育科创平台。制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扭住“校企抱团合作、设备业内共享、技术联合攻关”三个要点,引资源、建规则、搭平台,六大支柱产业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全覆盖,其中智能家电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提升产业研究院能级,中科院慈溪医工所、中科院上海分院慈溪产业化中心、温医大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高起点启用,新入驻创新团队或孵化项目23个,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320多名。三是不断完善创新孵化平台。全力攻坚双创整体活跃度,重点加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力度,累计建成各级众创空间14家,其中其中宁波市级4家,慈溪市级10家,实现经营面积共8339767平方米,在孵创客(团队)及企业758个(家)。制定众创空间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组织推荐海卫智巢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力争实现省级众创空间破零。四是谋划服务业特色工作项目,构筑检测共享平台。由具检测资质的市场主体牵头,征集民企低频使用的大型研发检测设施上线,在云平台上以“硬件地图”的形式开放给本地企业,形成线上查询预约下单支付、线下快递取件检测(或自行送检)、平台发送检测数据(或检测报告)的服务闭环,既便利中小企业就近检测,又降低龙头企业高价值设备的闲置成本。五是加快现代服务业招引。以产业规划为引领,强化赋能赋权,完善招商政策,全力构建“133+X”全员招商工作机制,营造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2021年签约现代服务业项目6个,总投资41亿元,包括总投资15亿元的韵达慈溪智慧物流中心项目和总投资10亿元的慈溪五金机电城项目。
四、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我市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全链条”工作机制建设,致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一是加强培训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技能人才发展基础。实施“上林工匠”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上林工匠”平台建设工程、人才培育工程、引才集聚工程,完善“上林工匠”评价体系;落实人才补贴资金,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平台载体建设、工匠人才评选、职业技能竞赛等。2019年以来,按规定提取1.7亿元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专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各类培训补贴。二是强化培养评价方式创新,全面提升技能人才数量质量。实施高技能人才研修工程,根据企业和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如举办“上林工匠”高级研修班、高技能人才模块化研修班、新型学徒制培训班等,并选送优秀高技能人才赴外研修;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以赛代评等工作,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扩量提质;加强技能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抓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在技艺研发、传授技艺、技术攻关等方面的作用,近两年来,累计开展社会培训和实训5400余人次。三是注重外部环境氛围营造,有效落实技能人才福利待遇。开展“上林名匠”评选活动,每年组织评选上林金匠、上林银匠、上林工匠,入选者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5000元奖励,并安排工会疗休养和免费健康体检;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出台技能人才相关扶持政策,在人才公寓、申请居住证、子女入学等方面,实现高技能人才参照相关层级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并落实紧缺工种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政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定期举办“上林名匠”技能成果展,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参评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在“两代表一委员”中安排一定的高技能人才名额。
五、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我市以“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力打造企业开办、经营、注销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不断助推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是推行企业开办“1+0”模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基础上,进一步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将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同步纳入企业开办1个环节,免费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和税务ukey,同时推出公章刻制费用银行免单服务,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0成本”。截至2021年底,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超15万户,为420家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减少开办成本达9.97万元。二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简化涉企许可审批手续。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持续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迭代升级,取消“广告发布登记”许可事项。同时,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2021),除对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等35个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在企业设立时进行把关外,其余事项均可依申请直接办理营业执照。三是推行企业注销“一网通办”,提升主体退出便利度。依托浙江省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一方面借助网上申报公告、在线电子签章、营业执照快递寄达等手段实现企业注销(包括简易注销和一般注销)全流程“不见面”办理。另一方面通过迭代升级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实现集成办理市场监管、税务等许可部门的全部注销手续, 做到“一次申报、一网通办、全项办结”。2021年,共有3235家企业通过“一网服务”平台申报注销,其中简易注销完成数占注销总数的72.77%。
下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在创新驱动、人才支撑、优化环境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将我市打造成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特色样板区,为我市在建设“重要窗口”中走前列、当标兵提供重要支撑。
最后,衷心感谢对我市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