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7026G/2022-160760
市卫生健康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2022-07-05
2022-06-20
面向社会
罗尉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流动人口共建共享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议》已收悉,您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和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我市流动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根据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6.78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与百姓生存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最迫切、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相关的服务,是一种成本-效益最优化的服务,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居住地易变化等特点,且整体文化水平仍偏低,公共卫生意识相对淡薄,在流动人口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难度,成为影响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各部门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部门合作,做好流动人口排摸
市公安局根据《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严格落实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目前,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101.5685万人。同时,我局加强与各镇(街道)的沟通协调,依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共享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使其与户籍人口一样享受公共卫生常态化服务,促进流动人口享有同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截止2021年底,我市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含杭州湾新区)132.90万份,建档率达到 92. 29%,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档案覆盖率达到86. 72%,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意识
为提高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我局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大众普及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性,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大型户外广告牌、城区各交通要道LED上滚动播出宣传标语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是利用“二台一报”的健康宣传,与市电视台联合推出一周一期的“健康零距离”栏目,在《慈溪日报》两周一期的卫生专版上进行健康教育,向广大市民传播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同时在慈溪政务网等网络媒体全面宣传获得服务的渠道,公示提供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签约服务工作宣传的实效性。
二是大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活动,组建市镇两级健康教育讲师团。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各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街头宣传,利用有线电视、黑板报、墙报、横幅、宣传单(折页)等多种渠道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宣传,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季活动,利用微信、微博、户外电子屏幕等多媒体平台开展宣教工作。2021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66.12余万份,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1865场次、参加人数达7.91万人次,开展各类义诊、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37场次,接受公众咨询3.08万人次。
三是开展新市民素质教育培训。市新市民服务中心每年出台关于开展新市民素质教育培训的文件,将新市民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培训内容包含公共卫生内容。各镇(街道)根据文件分配的培训任务数,采用线下实体培训的形式组织落实,在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培训场所组织新市民开展素质教育培训,2021年全市线下开班256班次,培训人数达17929人;市级层面,组织开发线上教育培训学习系统“新市民学堂”,2021年系统首次上线,学习系统注册新市民近6千人,实际线上线下完成培训超2万人。
三、多措并举,加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多措并举加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通过多部门联动,通力合作综合做好流动人口排摸、宣传教育、保健服务等工作,全面优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着力提升我市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一是与教育部门合作,强化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全市各幼儿园在入园前进行幼儿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情况的核查,全市各小学在入学前进行预防接种情况的核查,虽教育部规定全程规范儿童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必要条件,但入学后学校会进行常规体检和预防接种情况的排摸,督促未按要求完成的儿童及时补漏,幼儿预防接种情况则由幼儿园保健医生定期核查,确保幼儿全程接种。同时,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集居儿童体检和学生体检是我市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每年的体检率均近100%,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多部门合作,做好流动人口孕产妇排摸管理工作。市公安局定期提供全市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我局下发至各镇(街道)。各镇(街道)外口办联合公安、妇联、卫健等相关部门,形成流动人口联管体系,动态掌握流动人口孕产妇情况,确保每个村(社区)有一名以上的网格员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采取“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等工作方法和措施,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强化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妇保工作人员与各镇(街道)外口办公共卫生人员、村网人员联合开展每月一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排摸工作,并每月进行专项上报。妇保工作人员汇总排摸到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名单,做好催诊建册,并落实追踪随访, 对未建册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在保健门诊把好关,做好首诊建册。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期管理,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体系,享受与户籍人口孕产妇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开展定期产检、高危妊娠的筛查和分级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检查等系统管理。做好信息交流、追踪、随访工作,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去向和保健管理动态。
三是加快推进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市新市民服务中心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的通知》要求,将于近期调整我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政策。新的积分指标由省级共性指标、市级共性指标和区(县、市)级个性指标组成,区(县、市)级个性指标由各区(县、市)自行制定,可将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写入其中,提升流动人口接受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动性,促使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均等化。
多年来,我市各部门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相较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质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各部门将继续通力合作,全面优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机制,着力提升我市流动人口管理水平,保障全市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权益。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6月20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庵东镇人大主席团。
联 系 人:胡琼
联系电话:638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