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755727/2022-161050
市文广旅体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2022-07-08
2022-07-08
面向社会
掌起镇联络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结合市农旅集团的协办意见,立足我局职能实际,作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我市乡村旅游和“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以南部秘色青瓷古韵板块等为代表的四大板块全域旅游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宁波市级全域旅游乡村示范区1个、培育区1个;创建3A景区镇(含街道)12个,其中4A景区镇4个;A级景区村庄191个,其中3A村26个,占行政村比率约为70%;建成宁波市级民宿集聚区2个,培育证照齐全的民宿30家,共有床位1000余个,其中省级银宿2家、宁波市级叶级客栈8家;改造提升旅游厕所104个。
关于提案中所提到的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在整体谋划、财政支持、设施建设、宣传推广方面存在不足,我局将结合实际,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联动谋划,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翠屏山片区作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中央公园,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文化传承地、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独特魅力的文旅融合区。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未来五年内,我们将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围绕宁波翠屏山中央公园大区块建设,依托翠屏山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越窑青瓷国家非遗资源,打造越窑文化传承片。该片区西起横河、匡堰,东至掌起、龙山,途径6个3A景区镇、12个3A景区村,结合宁波“精特亮”工程和旅游提质富民工程建设,计划整合、提升沿线3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等文旅体资源,建设适应游览需求的快速路、国道改造提升等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文化研学等功能。关于旅游人才的问题,我们在近年产业政策中明确了相应扶持细则,如对景区村、乡村旅游公司招引优秀旅游人才或引入优秀运营团队分别给与每年5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人社等部门沟通,为进一步培养本土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引进外地优秀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资金支持。
关于加快区域联动的建议,目前,我市“海丝溯源之旅”入选宁波十大“东方时尚旅游路线”,线路涵盖鸣鹤古镇、五磊山风景区、上林湖青瓷博物馆、青瓷文化传承园、方家河头古村等景区景点,以及杭州湾大酒店、银号客栈、达蓬山大酒店、听涧原生民宿等酒店和民宿。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与周边县市区的互动联通,力争将我市南部山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全域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沿山各镇深度对接,谋划推进农文旅项目,以全域旅游赋能共同富裕,助推加快构建翠屏山慈溪文旅融合区域。
二、优化政策支持,加速项目提升
近年来,我市以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契机,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全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对旅游项目用地、重大项目和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企业创强、旅游市场拓展、对口扶贫、高端人才培育等方面予以补助,如对特色旅游融合基地、智慧旅游项目改造提升给与总额30%的补助;鼓励现有小饭店、小宾馆、农家乐等单位场所改建为符合相关标准的民宿,鼓励农民依托现有住宅房屋、集体闲置用房或其他符合规定的配套用房,建设特色民宿,给予每家每间0.5万元的补助;对评为省白金级、金宿、银宿或同等级民宿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每间3万元、2万元、1万元的补助。近三年来,旅游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相关资金兑现近1700万元,力度前所未有。下一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民宿等相关乡村旅游项目的扶持政策,积极与市财政局沟通对接,考虑增设精品民宿建设和设计、运营等方面补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热情活力,推动我市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将以提质富民、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旨,出台2022年旅游产业补助政策,对于重大项目,将协同市农旅集团积极向市里争取一事一议等政策,对一些符合旅游导向的优质农旅融合项目,将积极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接做好土地指标落实,同时在产业政策中予以相应倾斜。市农旅集团将与横河镇就大山村文旅项目作进一步对接,与匡堰镇就岗墩文旅项目做好项目可研并深度参与镇级全域旅游策划,与桥头镇协同跟进五姓村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同时,协同观海卫、掌起、龙山等镇谋划推进鸣鹤风景区精特亮工程、鸣鹤古镇开发、后茅山微旅游度假区、伏龙山旅游区开发等项目。
三、创新营销手段,进一步提升宣传品质
近年来,我局积极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开展融媒营销,加强与央视、人民网等平台合作,开设文旅慈溪抖音号,赴江西、西安等地开展文旅慈溪推介活动。加强跨区联动,与长三角一体化旅游联盟合作,开展“慈溪有味、慈溪有礼、慈溪有游”文旅推广,培育宁波市级“百县千碗”示范(体验)店4家,评定“慈溪有礼”旅游商品36件,推出“慈溪有游”线路8条。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耕“慈溪有味、慈溪有礼、慈溪有游”三大文旅品牌,突出红色研学、党建引领、地方特色等地域IP,建立有味、有礼、有游文旅产品资源库,打造一批“慈溪有礼”品牌馆、“慈溪有味”体验店和“慈溪有游”精品线,加大展会营销、媒体投放等推介力度。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出台文旅市场营销拓展政策,探索成立旅游营销联盟。创新节庆营销载体,在符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前提下,依托杨梅节、蜜梨节、葡萄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旅游直通车等活动。强化网络营销,借助浙里好玩、马蜂窝、抖音等网络平台,建立“微营销”矩阵。加强区域互游,与宁波各区县市合作,推出一批区域互游线路。积极对接长三角旅游联盟,推进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加大资源互推共享力度。
再次感谢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