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桥头明美蔬菜农场内,党员余志明边拿着一包包番茄种子分发给残疾农户,边叮嘱他们接下来要注意的种植事项。“种子送给阿拉,技术上门指导,销路给阿拉找好,阿拉残疾人种地也能轻松赚钞票了。”接过种子,毛三斢村的毛大姐不无感动地说。
桥头镇通过成立桥头明美“6+X”共富工坊,以党员为“共富专员”,聚焦视力、听力、语言、肢体、精神、智力等6方面残障帮扶对象,为他们提供集产、供、销和技术指导于一体的“X”项农业技能帮扶举措,提高残疾人农业生产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种子60余吨、种苗超百万株,服务指导超3000余人次,还安置残疾人进农场就业8人,帮扶残障家庭41户。
当天,在桥头明美蔬菜农场的一个种苗培育大棚内,余志明正在为残疾人潘大姐和毛大姐讲解秋季黄瓜苗病虫管理和种植技术,尽管棚内很热,但两人还是听得特别认真。“阿明场长讲得交关到位,接下来怎么种、怎么防病除虫,我们心里有数了。”听力残疾的潘大姐告诉记者,有了明美农场的帮扶,他们种地信心大增,去年,她家试种的一个大棚的草莓就收入1万多元。
潘大姐说的大棚草莓,得益于“明美共富工坊”创新推出“一户一棚扶万元”合作模式。去年9月,农场把一些大棚作为“共富基地”,无偿提供给5户残疾农户家庭种植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并提供设施搭建、技术指导、除虫害、采摘、打包等全链条服务。到今年4月采摘销售后,潘大姐夫妇惊喜地发现,仅一个大棚的草莓就为他们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这可是平时种地的好几倍。尝到甜头后,残疾农户们希望能够继续大棚种植。“露地作物季节性强,且抗病虫害能力低,只有提高种植技术、种植新品和发展设施农业才能提升收益。”余志明说,希望通过逐步引导让残疾人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在“共富工坊”的带动下,不少残疾人在田间地头看到了致富希望。如今,在桥头明美蔬菜农场工作的8名残疾工人每月能领到固定工资,同时农场辐射残疾人家庭41户,毛大姐夫妇就是其中一户。今年,毛大姐夫妇的承包地里种植的各种蔬菜瓜果不断轮换,收入也逐步增加,她说,现在种地,种子、技术、销售都不用愁,阿明场长还会教他们平时如何管理。到9月初,毛大姐夫妇俩种的毛豆可以收获了,预计每亩可达1500斤左右,产量比以前增加20%。
“通过充分发挥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典范余志明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先锋领航,打造共富共同体,实现低收入人群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有效转变,带动更多低收入人群的创业就业热情,提高致富能力。”桥头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农场除了联合农合联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等农事服务主体为低收入和残疾农户免费提供种子、病虫害防治、种植指导、科技培训、安全检测等帮扶,还积极引导他们抱团合作,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农场+农户”利益联结体,与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海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