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890X0/2022-166335

发布机构:

浒山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其他文件

政策层级:

乡镇街道政策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2-09-27

成文日期:

2022-09-1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文件编号:

浒街办〔2022〕43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浒山街道“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9-27 08:24 信息来源:浒山街道

各社区(村)、机关各办(室、中心)、相关职能部门:
  为切实提高火灾防控能力,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平稳,进一步加强消防管理体系建设,现将《浒山街道“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浒山街道“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火灾防控工作总体部署,根据《浙江省消防条例》、《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委改发〔2021〕2号)、《慈溪市数字化改革总体行动方案》(慈党改〔2021〕1号)和《慈溪市“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慈消安委〔2022〕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充分运用消防数字化运行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将技防和人防相结合,不断提高街道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重大火灾风险防范水平,全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应用,有效遏制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发生,经研究,决定开展浒山街道“智慧消防”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点燃数字引擎赋能未来,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消防安全严峻形势,坚决遏制有影响火灾事故发生,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主要目标
  (一)2022年完成辖区内沿街商铺、10人或10间以上群租房、弱势群体场所以及辖区内制高点(热成像重型云台高空瞭望)“智慧消防”建设应用全覆盖,工业企业完成100%覆盖率。
  (二)完成十三类场所“智慧消防”建设应用全覆盖,具体以市消安委推进要求实施。
  三、工作步骤
  (一)完善底数
  7月份,街道消安委组织各部门、各社区(村)对十三类场所进行摸底清查,进一步核实各类场所数量,摸清底数,为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提供保障。
  (二)分类推进。8-10月份
  1、沿街店铺:各社区按照月度进度要求开展沿街店铺“智慧消防”建设,10月15日前完成沿街店铺全覆盖。(消防站主推,发展服务办、社事办协助)
  2、弱势群体:由社事办、民政牵头各相关社区开展弱势群体居住场所“智慧消防”建设工作,9月底前全部完成。
  3、10人或10间以上群租房:由派出所牵头对10人或10间以上群租房开展“智慧消防”建设工作,10月底前完成全覆盖。(各社区协助)
  4、制高点(热成像重型云台高空瞭望)建设:由街道消防站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作。
  (三)、总结提升。10月份
  对未完成的沿街店铺、群租房等场所,街道将凝聚合力开展攻坚克难,查漏补缺。
  2023年街道根据市消安委统一部署,有序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已成立“智慧消防”建设领导小组(附件)统筹推进该项工作。各部门、各社区(村)书记要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开展相关工作,要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进一步落实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步骤等内容,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工作,争取提前完成任务目标。
  (二)健全保障机制。智慧消防前端设备安装项目资金根据《关于推进全市“智慧消防”建设的工作指令(四)》(慈消安办〔2022〕41号)文件精神,沿街商铺:街道按照市级补助1:1配套;弱势群体场所:市财政一次性补贴建设费用;制高点:街道财政全额保障或者由合资运营公司出资建设,街道分期支付租赁费用。群租房等其他类型场所由场所所有人承担,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街道对沿街店铺、10人或10间以上群租房“智慧消防”工作进行工作经费补助,按每家10元进行补助,补助汇入到各社区(村)账户。街道财政办要加强对建设工作全流程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确保各项补贴经费保障到位。
  (三)强化督导考核。街道将强化“事中监管”,落实常态化实地检查及通报制度,通过“周、月、季”高频次晾晒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考核内容,加大“智慧消防”建设考核权重,充分推进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考促推,以推消安。
  (四)广泛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慈晓“阿拉浒山”、小视频、广电站、各类电子屏幕等媒体平台,结合日常消防检查宣传培训以及辖区各核算监测点,大力宣传消防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推进物防和技防建设,提高各场所(单位)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智慧消防建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