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677650558X/2022-166707
古塘街道
主动公开
政务动态
公安、安全、司法/其他
2022-09-30
2022-09-30
面向社会
火灾扑救的关键是“救早、灭小”。但在一些乡村,受种种因素制约,一旦发生火灾险情,消防员很难及时赶到。应急消防救援站的建设,弥补了这一缺憾。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应急体系变革重塑,开展微型消防站建设,各村(社区)实现“15分钟救援圈”建设,全面建立健全了指挥高效、反应灵敏、处置精准、保障有力的城乡社区应急体系,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政企联动,落实消安基础建设。我市成立智慧消防运营混改公司,打造防、灭、管一体化的智慧消防应用管理平台,集成小微企业智慧用电、出租屋火灾监测预警、高层住宅电动车入梯管控等9大应用场景,提升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覆盖面,实现闭环管理。目前已累计安装20645家场所和103169个设备,全域年底前完成沿街商铺、30人以上群租房、弱势群体场所以及各自辖区内制高点建设应用全覆盖。
“全市各村、社区建设微型消防站,提高基层末端救援能力和应变能力。”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现有5个市级消防救援主站点、18个镇街消防工作站全覆盖、17支政府专职消防队基础上,推广微型消防站建设。同时,所有微型消防站统一接入市119接处警平台,与智慧消防应用管理平台信息互通共享,实现“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
一个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应急微型消防站,渐渐形成了一张张消防安全网。记者看到,救援站内不但配备了常规的灭火设备,还配备了水域救生、防洪排涝、道路交通施救、山地搜救等方面的专业设备,大大弥补了原先一些镇街专职消防队救援设备上的不足。各村(社区)落实日常管理、防火巡查、值守联动、学习训练、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分批组织基层消防力量培训,确保每名队员具备“会接警出动、会操作器材、会实施扑救、会开展检查、会组织宣传”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