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282668484527P/2023-00262

发布机构:

市新市民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1-09

成文日期:

2023-01-09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2022年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年初以来,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落实工作举措,努力提升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有效助力。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鼓励引导新市民留慈过年。一是强化政策解读。围绕公共服务、疫情防控、优工留工政策开展全方位解读,转变新市民返乡意愿,实现就地过年。鼓励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给予员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吸引员工留慈在岗和求职应聘。二是组织开展暖心活动。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累计走访慰问新市民2.3万余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36.55万元,赠送书籍等物资约11.91万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营造关心关爱良好氛围。引导、鼓励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对新市民的关心关爱力度,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带去第二故乡的温暖。

(二)全力做好量化积分管理工作。一是全力做好年度量化积分申评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申评流程,缩短审核赋分时间。认真做好来人来电咨询解释工作,细致答复“民呼我为”等平台咨询25件,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答复2000余条,对2205名无法注册的申请人进行在线核验,共为1217人核验通过申请资格,全市共计24545人获评2022年度量化积分,比去年同期增加3289人,增长15.47%。二是起草新版量化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管理的通知》(甬政办发〔2022〕10号)精神,起草拟定《慈溪市新市民量化积分管理办法》,对适用对象、积分指标、积分应用、操作流程、职责分工、其他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做好各地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征求工作。

(三)着力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深化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等阵地建设,吸纳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市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各地以党建为引领,乡音为纽带,积极推进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建设,累计建设投用16家,其中2022年新投用3家,为流动党员搭建了学习、教育活动的平台。二是锻造过硬队伍。深化打造和促会2.0升级版,进一步完善和促会骨干进村专职干部队伍、进网格员队伍、进基层司法调解队伍等制度,动员、遴选出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和促会骨干加入到兼职网格员队伍,配合专职网格员做好日常网格的平安巡防、环境整治等走访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已聘用新市民兼职网格员1014人、专职网格员28人。三是持续推进“乡音调解员”进镇、村矛调中心工作。利用“乡音”优势,努力调和化解新老市民之间、新市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参与镇村两级矛盾调解、平安巡防、法律咨询等工作,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目前已聘用“乡音调解员”143名入驻各镇(街道)、村(社区)矛调中心并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将以服务品牌打造和公共服务增量提质为工作主线,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浙里新市民”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浙里新市民”应用工作。切实加强与宁波市流管办、宁波大数据中心(系统开发公司)的紧密沟通联系,进一步优化审核端口的功能设置,着力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优化设置本市个性指标,确保整个积分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全力丰富积分应用场景。以电子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体系为核心,进一步丰富积分应用场景,切实提高量化积分的含金量,给予新市民更多公共服务和便利。三是全力拓展量化积分申评工作覆盖面。依托“我在慈溪”、“慈溪发布”、“慈溪教育发布”等多种宣传媒介,大力开展量化积分申评工作宣传和政策解读,积极引导新市民申评积分,力争2023年度申评量突破4万人,确保总量、比例均稳居宁波大市第一位置。

(二)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入学。不断完善新市民随迁子女义务段入学政策,坚持“两为主”原则,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确保新市民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二是持续改善新市民居住条件。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推动将新市民纳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房等适用对象范畴。继续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企业建造新市民集中居住点、职工宿舍。进一步拓展公租房补贴覆盖面,持续改善新市民居住条件。三是不断推动新市民高质量就业。进一步探索劳务协作视频对接会等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新手段,有效推送供需双方精准匹配信息,提高对接效率,推动新市民高质量就业。四是推动新市民医疗保障拓面体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展新市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适当降低参保条件,提升新市民医疗保障水平。

(三)抢抓法治安全文明宣教先机努力提升新市民综合素养。一是做好提前谋划。充分利用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安全文明宣教培训先机,布局谋划开启我市新市民文明宣教工程。牵头做好对各企业、各学校及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新市民分布摸底,联合各相关部门设计合理、高效的培训计划。二是强化线下宣教培训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要求,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属地政府督促各企业、社区(村)等组织单位负责登记录入宣教培训情况。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街道(乡镇)综治干部以及企业、学校、社区(村)等专业人员的进一步排摸,充分掌握可用、可靠的培训师资力量;依托现有的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开发建设综合宣教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宁波市“浙里新市民”系统平台,及时跟进“新市民普法一件事”迭代升级,积极推广成为全市宣教培训的线上主渠道,鼓励更多新市民上网自主学习。四是优化宣教平台。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平台,科学设计栏目设置,实现从宣传教育为主向集宣传教育、政策解读、公共服务、办事指南等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平台转变,力争2023年度关注人数突破12万,成为新市民了解慈溪、融入慈溪,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学习教育、创新创业中遇到问题的首选平台。

(四)积极探索新市民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一是拓展新市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依托村级和谐促进会平台,进一步壮大“乡音调解员”队伍,深度挖掘政治素养好、有较高威信且知法、懂法的新市民经培训后,充分利用“乡音”优势,参与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之中;完善乡音调解员持证上岗培养模式,对接各镇街道司法所,提高乡音调解员的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实效。二是提升新市民骨干业务能力。以和促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慈溪市情、劳动保障、交通法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为和促会会员和各类骨干提供学习平台;以和促会骨干培训为触点,拓宽和促会骨干视野和交流范围,培养面对突发情况、常见问题的应对能力;以经验丰富的和促会专职副会长为引领,鼓励邻近范围的镇、街道组团,划区域进行培训交流活动,加快共同发展。三是强化阵地建设。总结提炼现有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等阵地建设经验,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流动党员现实需求,对新建成的流动党员先锋驿站做好业务指导,培养流动党员骨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物色条件成熟的区块,划片进行新的流动党员先锋驿站建设及布局。继续深化新市民综合服务站个性化建设,丰富综合服务站职能,更贴近新市民生活需求。以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老市民融合活动。

(五)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新市民最新动态。一是提高走访调研深度。深入新市民随迁子女学校、新市民集中居住点、在慈异地商会、新市民较为集中的企业等地,对一线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工商人士分类精准开展走访调研,切实加强对新市民发展形势分析,倾听各阶层新市民所思、所想、所说、所需,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民情民意依据。二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查调研。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调查调研,调查调研方面贴近新市民工作生活实际,提高调查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以多样化调查手段开展调研。采用个人访谈、抽样调查问卷等不同形式的调查方法,科学掌握新市民来源分布、素质结构等基本情况及诉求期盼,围绕新市民实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工作开展中的难点问题,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六)深化合作交流推进共建共享。一是密切与在慈异地商会交流对接。及时将我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最新助企纾困政策推介给在慈各商会和企业,让商会会员、企业家充分了解投资项目和营商环境,激发他们投资创业的热情。依托在慈异地商会资源平台,以会长企业和理事单位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关注收集并实时更新这些企业家(经营户)及企业(经营者)的数据资料,聚力打造外来优秀企业家“投资创业智库”。通过建立“投资创业智库”,有效整合人脉资源、资金资源、管理资源和经营资源,从而撬动更多的资源、资金、力量和技术,加快深度融合。二是强化双向协作。加强与新市民输出、输入两地政府之间在新市民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健全“配合密切、服务互动、管理互补、信息互通、体制完善”的工作机制,全面深化两地平安建设、劳务协作、信息通报、矛盾纠纷联动化解等方面的合作,切实维护好新市民合法权益,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