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离慈溪600多公里外的江西南昌,我市与当地高校携手启动“助学乐业”工程。接下来,我市将围绕“助学乐业”工程、“奔甬而来 在慈等你”引才列车,在“集成资源、紧密合作、多方联动”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搭建平台,着力帮助企业引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并为高校毕业生在慈就业创业、安居乐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和更高效的服务。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深挖校地协同育人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应用型高校毕业生,11月22日至24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组织我市15家“专精特新”企业分赴南昌、黄石、武汉等地高校开展校政企合作,举办“专精特新”专场招聘会暨“助学乐业”工程签约仪式。
早在2020年,我市通过政企联手为高校学子发放专项奖学金、定向为慈溪企业引才的方式,与省外高校携手启动“丝路助学乐业工程”,此次先后在南昌、黄石启动的“助学乐业”工程可以说是之前的升级版。据介绍,该“助学乐业”工程通过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双导师制、预就业制为亮点,实现高校毕业生从“学校门”到“单位门”的无缝对接。
湖北理工学院和南昌职业大学的机械、电气、电子、材料等相关专业与我市产业结构类型、企业用人需求吻合度高。通过校政企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高校发动组织学生参与,双方指派“导师”,负责开展课程教学、论文指导、毕业答辩、工学交替等形式。待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生再进行双向选择。人社部门负责组织搭建双选会、暑期游学等校企链接平台,给予相关政策及时兑现,定期回访、监督项目推进情况。
“助学乐业”工程创新完善了我市企业紧缺的实用型高校毕业生引进培养模式。“在学生离开校门前‘推一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走进单位门之后再‘拉一把’,增强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说,让高校毕业生既能顺利完成论文撰写和学业安排,又能在企业获得锻炼机会、留慈快乐就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解决企业招聘技能型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两难问题,打通省外高校毕业生来慈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乘“助学乐业”之东风,我市“专精特新”企业还在南昌职业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开展就业环境推介会和专场招聘会。首日在南昌高校的推介招聘活动中,我市15家企业提供岗位326个,应聘学生847名,收到简历7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