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长河镇宁丰村看到,村民范晓庆和几个姐妹正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但一根根咸草却在她们的指尖上“飞舞”,不一会儿,草帽的帽筒随即成形。稍后,一辆党建服务车停在了门口,卸下编织原料和回收范晓庆她们刚刚编织成的草帽半成品。长河镇自今年10月通过党建引领成立草编“共富工坊”以来,已帮助当地435名村民入企或居家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富裕新动力”。
长河素有“草编之乡”的美誉。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拥有规模型草帽生产加工企业近十家、经营户百余家,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年销售达5亿元。如何实现党建带产业、产业促民富?今年,长河镇党委、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经法学院党委与该镇三家草帽企业、两个草帽产业特色村的党组织开启党建联建,共同搭建草编“共富工坊”,探索“直播促销+企业派单+党员服务+非遗培训”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大学生直播带动订单增长、企业派单提供“共富专岗”就业机会、村党员网格员组成“共富服务团”连接产业上下游、草编手艺非遗传承人和农民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形成共富产业链发展闭环。
记者了解到,结合草帽企业和富余劳动力分布情况,长河镇在镇域范围内分别设立了宁丰、云海等4个集中收发站点,统筹物料分发、管理、回收,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对接服务。通过开拓灵活就业方式,推出“派单”模式,鼓励村民在家加工零散订单,用足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哪家企业要派单,哪家村民要接单,或者产品加工完成要回收,找我们都能解决。”宁丰村网格员方静告诉记者。作为“共富服务团”的一员,方静日常通过走门串户了解企业动态和富余劳动力情况,其手机里也会不时收到企业派单的消息。宁波恰恰环龙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仙就此对记者说:“草编共富工坊发动企业参与品牌共建,在发展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为低收入困难村民实现了再就业,让我们企业增强了产业发展的信心。”
草帽共富工坊不仅在长河本地落地开花,还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贡市等地居民带去致富新路径。位于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社区的慈布草帽工坊是长河镇开展东西部协作的主要项目之一,该工坊由长河草帽企业提供编织原料,开展技术培训,通过领料加工方式为布拖居民提供增收途径。从事草帽编织的布拖居民,日收入可增加近百元,带动当地闲散劳动力“顾家能致富”。自贡市出产的原材料通芯草品质优良,长河草帽企业每年定向收购自贡草帽半成品逾100万顶,促进当地培植通芯草种植基地开展规模化种植,发展草编专业户200家,带动种植通芯草5000亩,带动周边从业人数2000余人。
长河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党建联建成立草编“共富工坊”,赋能长河镇草编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草编+互联网”“草编+文化创意”等新发展模式,拓展草编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应用领域,同步实现村民编织技能提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文化传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