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K14932066/2023-175745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发布日期:

2023-05-06

成文日期:

2023-05-06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2023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5周年、“八八战略”20周年、“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全力拼经济的首年。我们要全面认清形势任务,准确把握时代格局之变、发展理念之变、竞争态势之变,更加主动、更大力度、更为精准地发挥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推动全市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工作业绩提档进位、再创精彩。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司法行政会议精神,精准把握稳中求进的主基调,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创新深化、改革攻坚、争优争先,在我市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的新征程中展现司法行政的担当和作为。

一、依法治市大统筹

1.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理论学习走深,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法治工作论述,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布局和总体目标,全面理解“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核心要义。推动理论学习走实,持续开展全覆盖的学习教育,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推动理论学习走心,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引导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完善法治建设统分结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抓总的力度,严格落实各镇街道及市级有关单位法治浙江(法治政府) 考核对账,压实责任推动法治慈溪建设提档升级。认真组织好市十五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把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与组织实施《法治慈溪建设规划(2021-2025)》《关于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部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落地落实落细。要持续开展法治建设创新项目培育跟踪工作,做好初评、立项、终验、评选、公示,积极推荐参评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综合全面谋划法治建设满意度和普法社会满意率测评工作,通过精准宣传、模拟测评、定期亮晒等方式,着力提升两个指标在全省的排名。

3.加强法治建设督办落实。强化党委法治办力量配备,进一步强化法治统筹职责。加强法治督察,优化督察工作方式,强化法治督察与巡察综合监督的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新一届法治督察员选聘,继续办好《法治督察月月谈》电台专栏。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提升

4.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方法。探索编制企业行政违法行为多发领域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指导企业预防相关法律风险。梳理涉企畸轻畸重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提出改进裁量基准的意见建议或细化量化相关裁量基准。

5.加强涉企纠纷预防化解。健全涉企行政争议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涉企“职业索赔”、工伤认定类行政争议案件的梳理分析,会同主管部门建立行政合规企业示范样本。健全完善商事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律谐商事调解中心非诉解纷优势。搭建“知识产权公证在线”数字化应用系统,全链贯通知识产权在线签约、存证固证、合同公证等服务,提升涉企公证预防纠纷效能。

6.加强涉企全周期法律服务。开展“惠企助营商”专项行动,创设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直通站,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深化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工作,打通法治服务市场主体的“最后一公里”。依托“法务E站”开辟涉企典型案例专栏,加大以案释法宣传力度,引导民营企业依法合规诚信经营。探索打造可视化法治营商环境实践示范单元。

三、政府法务大保障

7.创新行政决策决定机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审查规定》。高质量完成全省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试点工作任务,全面实施“1+4+N“改革工程,深化完善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

8.延伸行政复议职能。以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为契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行政复议全过程调解,推进行政复议“以案治本”,发挥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书、建议书监督效果。建立行政案件败诉报告制度。

9.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监督。协同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依托行政行为码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司法行政部门+综合执法部门+司法所”分级监督事项清单。适时探索成立县级行政执法监督中心、镇街行政执法监督指导站。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针对性,开展公众征集活动,结合社会热点确定年度专项监督执法领域。

四、除险保安大闭环

10.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围绕杭州亚运会安保等重点时段,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应急处突机制建设。加速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项目化运作,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矫正对象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实现初高中文化教育覆盖率达50%,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60%,新增社区矫正就业基地5个、无业人员整体比率下降6个百分点。完成“社区矫正对象分析研判”应用开发。

11.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进一步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导行政调解组织建设,完成“行政调解组织不少于6个”宁波市定目标。优化人民调解员专业化培养体系,联合宁大科院实施“慈调云学堂”项目。加强品牌调解工作室、区域调解品牌培育,力争培育1个以上省级调解品牌。

12.加强监地联系合作。依托全市远程会见帮教体系,会同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开通“折翼天使会见班车”护航服刑子女健康成长。对接宁波市属监狱探索建立入监核查、在监帮教、出监衔接机制。

五、法律服务大转型

13.提升律师服务能级。制定新一轮推进律师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并提交市委市政府审签发文。聚焦共同富裕指标,确保“律师万人比”提升至2.6,力争达到2.8。关心关爱青年律师,大力发展“两公”律师队伍。支持律师拓展各类非诉业务,持续做好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服务全覆盖工作。深化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协助办好《关于改善律师会见条件的建议》,强化执业监督,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加强律师行业党建阵地建设,组织实施律师业“规范提升年”行动。

14.升级打造更加便民惠民的“公证E通”。积极开拓公证业务受案范围,深化涉外公证与领事认证“一件事”、“涉不动产+公证”、涉财“身后一件事”等联办模式,进一步发挥公证在知识产权、金融债权赋强、司法辅助、检察辅助、调解协议等方面的预防性和服务性功能。

15.推动法律援助暖心惠民。深化刑辩全覆盖工作,加强值班律师资源调配,提高认罪认罚工作质量。落实“法律援助市域内100%通办”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施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高校和符合条件的个人进入法援志愿者队伍,坚持志愿律师“能进能出、有奖有惩、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建立完善投诉查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第三方评估案卷质量模式。巩固法律援助补贴免征个人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落地成效。

16.强化法治素养提升。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分层次建立市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持续深化“法治融屏”品牌,进一步扩大法治文化宣传矩阵“朋友圈”。深化数字普法工作,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创作一批喜闻乐见的法治微剧,全力打造慈溪本土的网络普法流量IP。争创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

六、基层法治大促进

17.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化改革。健全镇(街道)法治统筹机制,实现乡镇(街道)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全覆盖。有序推进司法所综合改革省级试点,持续推进“枫桥式”“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创建。

18.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化《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促进条例》《宁波市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督促各部门落实职责和任务。持续开展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农家院等宣传阵地。

19.扩大基层法治力量参与。培育壮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并有序展轮训,落实法律明白人骨干激励机制。规范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监督活动选派,健全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机制,强化履职监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群治分”“一起立法”等平台建立完善意见征集机制。

七、能力作风大锤炼

20.强化政治能力。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守底线思维,坚守清正廉洁。常态进行纪律学习“微学堂”、内部效能“微检查”、警示案例“微分享”、节点纪检“微提醒”三微学习,严格落实廉政谈心谈话制度,实行新提任干部、新交流干部和新进干部“三新必谈”;紧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自查,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提升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落实保密工作相关规定,定期开展保密教育,进一步提升保密意识。

21.打造党建品牌。丰富“慈动力”法律服务党建品牌内容,加强“司说新语”宣讲团建设,开展机关党建“三个一”品牌提升工程,通过“一支部一项目”“一支部一联盟”“一支部一服务”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

22.规范队伍管理。严把准入关,将“具有法律教育背景”作为考录、选调人员必要条件。贯彻实施《关于鼓励和支持局机关干部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意见》,为复习报考创造条件、营造浓郁氛围。组织开展年度政治轮训,健全“传帮带”机制,不断增强干部履职尽责本领。科学设定晋升标准,探索制定非市管干部职级晋升操作试行办法。突出抓好社区矫正队伍纪律建设,健全纪律准则、规范执业标准,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整体政治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