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67548D/2023-177712
市经信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2023-06-26
2023-06-26
面向社会
章国耀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促进制造业稳进提质的建议》(第257号建议)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制造业恢复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通过具体分析我们的经济所面临“订单下降、人员动荡、风险加剧、利润降低、转暖周期长、工业互联网成熟度低、市场需求偏低”等七重压力下整体运行疲软的现状,指出我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政府要从需求和供应两个层面进行宏观调控的意见和建议。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并会同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进行了沟通,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政府从需求层面宏观调控、拉动内需方面
(一)强化财政奖补政策支持。针对慈溪制造业企业占民营企业比重较大的现状,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制造业企业发展。2022年,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宁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时出台我市稳链纾困35条、稳经济促发展10条等系列政策,加快政策兑付进度,试行政策资金“预兑现”模式,全年兑付惠企政策资金10.7亿元、降本减负78.4亿元。投入贷款贴息财政资金5000万元,惠及企业1983家。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2.8%,新增首贷户6332户,新增制造业贷款234.7亿元、增长30.2%。同时,召开系列政企座谈会,对于企业当前生产经营上的难点痛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诉求,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准出台稳进提质“产业18条”和“人才强企6条”政策包,营商环境评价列宁波首位。今年,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大优强、绿新高”企业培育政策、工业用地“退二优二”政策在广泛征求企业、协会、商会、部门意见后已初步形成,计划聚焦未来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整治产业四个关键领域,推动产业格局重构、空间重塑、质效重振,加快建设创新智造强市,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加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是强化存量规范管理。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牵头开展“挑担啃骨抓落实”行动,对2018年以来至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出台前238宗(7365亩)工业标准地进行审计调查,全力抓好投资未达标企业跟踪服务和统筹协调。截至4月底已初显成效,总投资额从2022年底的130.6亿元提升到155.8亿元,总体投资完成率从57%提升到68%,亩均投资从177万元/亩提升到212万元/亩,其中134宗(3811亩)投资强度基本达标,累计完成投资115.9亿元,平均投资强度304万元/亩、投资完成率106%。二是把牢增量准入关口。去年6月出台《慈溪市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新增工业用地和存量工业用地在进行市场化转让、司法处置、股权转让等时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将亩均税收、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6个指标作为准入标准。截至目前已有64个项目过会,计划供地2230亩,计划总投资93.8亿元,其中,已完成供地项目25个(1088亩,计划投资50亿元),已有7个项目开工建设,14个项目力争二季度实现开工,2个项目三季度实现开工。
(三)扶持前瞻性项目促转型。今年我市对综合招商体制进行了改革,高规格成立市投促中心,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党组书记、政协副主席任主任,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和投融资改革,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建立“招商项目库+投资项目库+土地资源配置库”三轮驱动机制,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新业态补链招引,关注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未来产业招引,“一事一议”给予政策支持,力争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加快省“415X”先进产业集群培育,谋划打造慈溪“241”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暂名)行动方案,去年我市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列入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高端磁性材料群已列入第二批省“新星”产业群,谋划将长三角市场园区打造成未来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启动。扎实推进慈溪医工所、慈溪产研院、温医大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创建重点实验室,深化所(院)地产学研合作,谋划浙江工业研究院,围绕未来产业规划,链式引进初创孵化项目,争取列入省“千项万亿”科技强基重大工程。
二、政府从供应层面宏观调控、促进生产力方面
(一)鼓励企业加强国产替代研究。一是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聚焦重点优势产业,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承担市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宁波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推荐申报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个,入选7个,其中双碳类2个,入选宁波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19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征集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67项,正式申报23项,已获立项10项。二是强化科技政策引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推进财政科技经费直达快享,提升科技投入效能。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38.55亿元,位列全省前三,同比增长3%,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15%以上。三是落实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2022年,市级1222家企业申请加计扣除研发费总额63.18亿元。
(二)引导企业建立“品牌经济”。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发展品牌经济。每年安排600万元政策资金用于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今年,计划进一步降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奖励的门槛、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行更加完善畅通的产权保护机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维权援助等数字化一链条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助力创新主体甩开膀子创新、迈开步子发展。二是持续提升品牌指导站工作。积极开展品牌指导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工作平台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工作。2022年来,新建品牌指导站2家,其中慈溪市电商协会品牌指导服务站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电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网络直播经营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相关的合规指引,同时对其产品质量加强监管规范。三是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力度。持续落实慈溪品牌培育库计划,组织12家企业申报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完成在线申报,依托品牌指导服务站平台载体,面向高校院所组织线下专利开放许可对接活动,去年以来,共完成专利转化40件。四是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推动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专利权商标权保险工作,支持科技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融资,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合人行慈溪支行召开2022年慈溪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进会,扩大受益企业面。去年以来,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3.49亿元,其中完成商标权质押登记5.24亿元,惠及企业15家,专利权质押登记8.25亿元,惠及企业47家。指导11家企业办理商标保险,8家企业办理专利保险,共计完成知识产权保险19件。
(三)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一是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强数字经济工作力量统筹,强化专班运作,加快建设慈溪未来产业园,培育数字经济集成电路、数字智能终端、磁性材料、软件信息和互联网、数字贸易5大产业集群,加速释放数字经济潜能。二是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加快传统产品向智能产品发展,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等数字化产品,深挖照明电器、智能终端、集成电路、通信电子等行业发展潜力。三是实施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行动。重点实施汽车、家电等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推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制造全覆盖,推进中小企业在关键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和机器换人。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未来工厂,力争2023年实现省级“未来工厂”零的突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以上。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制造业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您一如既往为我市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