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3-177842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发布日期:

2023-06-28

成文日期:

2023-06-2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28 15:38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汤翔鸽委员:

您在慈溪市政协十二届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强链补链,推动我市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第175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您的提案由市经信局承办,办理意见如下:

一、坚持工业立市、创新强市。我市始终以宁波市委对慈溪和前湾新区提出的“全力打造开放桥头堡、智造标杆地、共富样板区、美丽大花园”的要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创新强市战略路径,加快创新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争创首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贡献更多力量。积极推动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迭代,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强化产业链规模效应,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领新“智造”高质量发展。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迭代,聚焦打造慈溪“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平台,补链延链强链,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围绕慈溪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多方面服务。为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发展产业发展,市政府出台《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慈政办发〔2022〕38号)。全方位、多角度扶持我市工业发展力度。我市有关部门以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媒体力量。以优质培育服务实现精准助企。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力度,持续落实慈溪品牌培育库计划,指导某家电企业完成驰名商标申报前期工作;指导“慈溪轴承”“慈溪花洒”申请注册产业集群集体商标。组织12家企业申报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完成在线申报。依托品牌指导服务站平台载体,面向高校院所组织线下专利开放许可对接活动,并产生供需对接清单及相关活动绩效。2022年度共完成专利转化558件。下一步我市有关部门将从继续深化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并实施2023年慈溪高质量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建设,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聚焦树强扶优、数字赋能、创新驱动、素质提升、绿色低碳、招大引强,加快产业升级提速、科技创新提级、对外开放提势、数字化改革提效。二是围绕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商标品牌建设。建立动态梯度“品牌培育库”,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等行业单打冠军、上市公司列入培育名单,指导企业开展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工作,对基本符合驰名商标行政认定条件的企业,做好指导和启动工作。三是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深入实施高企提质扩容行动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独角兽企业”等创新型企业梯队。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运行监测评价,推广应用“高企通”在线服务。四是加快产业创新服务提质。制订出台《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企业创新联合体一体化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千企百校万里行”专题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对接企业技术需求30个,组织参加高水平技术成果展会2个以上。组织实施市本级共性技术攻关科技专项,提升已建六大综合体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省级智能家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验收工作。

三、“强链补链延链”关键技术攻关。我市聚焦“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承担市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2022年,7个项目获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支持,获得政府补助共2400万元,最高补助500万元;入选宁波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19个;10个项目获市本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支持。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贯彻实施“科创甬江2035”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场景应用”全链条一体化实施,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宁波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快突破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强化科技保障能力。我市对人才引进与培养事业一直高度重视,我市将深入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引进集聚高端人才。启动国家级、省级引才工程专家三年倍增行动,组织做好国家、省、宁波市级重点人才科创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持续提升入选数量。迭代升级“上林英才项目”政策,强化同“甬江人才工程”的衔接联动,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团队)和领军人才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力度。二是加快构筑科创平台雁阵。做强上林英才“链式”平台,推动慈溪医工所、产研院等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进一步提升平台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强化对宁大科院、温医大研究生院、浙工商职院慈溪学院等本地高校的支持力度,推动引进更多优秀师资,提升毕业生留慈率,更好发挥人才引育的“蓄水池”作用。三是持续做优人才发展生态。突出服务迭代,更好发挥宁波人才之家(慈溪)联络服务的主阵地作用,精准聚焦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创业服务、金融支持等人才“高频需求”“关键小事”。强化数字赋能,以人才领域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升级浙里人才之家(慈溪),全域推广运用宁波(慈溪)“人才码”,助力实现人才工作事项“一码通办”。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竭尽全力,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而努力,请多加督促、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