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41969155XE/2023-177948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6-30

成文日期:

2023-06-3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30 14:27 信息来源:办公室

张谈、张望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市康养事业的建议》(第61号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诚如建议所言,覆盖全社会的健康养生、健康养老问题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康养事业逐渐被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结合建议内容,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加强康养事业规划指引,加大科普力度

2022年,省、宁波市相继出台《关于印发全省老龄工作暨“浙里康养” 推进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印发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甬有颐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我市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慈溪市关于印发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浙里康养(慈有颐养)”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此工作方案为近阶段工作指引,我们聚力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聚焦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着力建设老年友好环境,积极打造“浙里康养(慈有颐养)”金名片标志性成果,让慈溪老年人享受更有保障、更有质量、更有活力的长寿生活。

一是深化细化医养、康养服务品质。推动并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全市17家养老机构和82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签约率100%,组织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专业评估老人20712人,为60144名老年人提供一年二次的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结合服务能力。2020年,在全市养老机构建设“康养驿站”,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选定结对医疗机构,由养老机构提供房屋和诊疗基本设备,结对医疗机构组建医护专家团队,每周一次定期到“康养驿站”巡诊,开展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营养指导、中医体质辨识、临终关怀等医疗保健服务,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专业、便捷的健康管理和送入机构、送到床边的医疗健康一站式健康服务。2021年,按照设施、器材、队伍、标准、数据等“五有”标准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并在掌起镇中心敬老院、兰公馆城区社会福利院、白沙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浒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到2022年已完成12家康养联合体建设,进一步夯实医养康养基础。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4家康养联合体,尽快实现养老机构内康养联合体建设全覆盖。

同时,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品质。民政、卫健、卫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重点对医养结合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药品的规范管理、服务水平等加以监管,并落实突发事件处置、常态化疫情和传染病防控、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二是全方位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能力。配合落实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依托长期护理保险全面实施,引导符合条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2022年已有42家养老服务机构取得首批长护险服务机构定点单位资格,今年我们将完成公办养老机构长护险定点单位全覆盖,切实减轻机构内重度失能老人日常护理压力;继续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2022年在逍林社会福利院等5家机构内新增照护专区床位185张,今年计划再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200张。到目前我市拥有护理型床位2855张,占比达70%;推进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22年在白沙路街道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50张床位建设,今年计划完成80张以上家庭床位,为更多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日常照料、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今年我们计划引导属地内入住老年人到达100人以上的养老机构均要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入住50人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推动养老机构对口医疗机构保障机制常态化,落实医养签约单位补助政策,全面推进医养康养服务深化。

三是强化科普力度,完善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康养科普矩阵,通过电视电台、广播、公众号等融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康养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借助目前覆盖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康养驿站、康养联合体,在日常服务老年人期间加大对康养服务和康养产业的科普力度,进一步树立和完善老年人及家属健康养老的观念,帮助老年人正确选择适合的、安全的康养服务和产品,避免老年人“踩坑”;同步加快康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康养联合体建设规范,从资源联合、数据共享、队伍配置、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标准要求。试行全省统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推动民政、卫健和医保结果互认。探索建立长期照护标准体系,规范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项目种类、具体内容和标准规范,进一步提高失能老人照护质量。逐步建立康养数据接入规范、服务监管规范,制定互联网+医疗服务规章制度,做好医疗和护理质量控制。

二、鼓励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政策倾斜

一是加快培育康养服务市场要素。积极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税费优惠,免征养老服务增值税,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用水用电用气享受居民价格等。优化优惠政策落实,通过政策精准推送、税费大数据监测,简化优惠办理手续,降低办税成本,实现“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延的延到位,该退的退到位,该缓的缓到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康养服务机构纾困政策,降低新冠疫情损失,提高可持续运营能力。鼓励医护人员多点执业,提高医康养结合能力。

二是努力扩大数字康养消费市场。支持智慧康养产品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鼓励申报软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探索逐步扩大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智慧化改造受众面,从特殊困难老年人拓展到普惠老年人,争取更多财政补助力度。

三是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在市老龄健康服务中心设立健康保健指导宣教室,与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签订服务协议,每周二派专家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及问诊。2022年在市老年电视大学、横河镇梅相社区试点开展中医进老年学校活动,通过名医坐诊、宣讲中医药养生知识、推行治未病保健锻炼法、学习老年常见疾病中医药疗法等活动载体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服务老年健康;探索建立康养协会,充分发挥康养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参加各类康养论坛并定期邀请康养领域专业人员开展交流培训,开展康养产业排摸调研,帮助各类康养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康养与医疗、文化、旅游、餐饮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到2025年,培育1个以上森林康养基地,积极建设康复辅具展销清洗消毒平台和老年人商业服务体系样本点。

下阶段,我们将以推进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继续鼓励各类智慧产品相关企业加快开发各类智慧养老产品适老化改造,加强提质扩容和研发攻关,提高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对接、消费引导和宣传推介,并加大行业监督管理力度,持续提升老年人消费水平和满意度;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在智慧养老产业的深度应用,强化智慧老龄服务在机构、村(社区)、家庭之间的互联互通和集成响应。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民政局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