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3-179074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科技、教育/教育
2023-07-19
2023-07-19
面向社会
王钧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建议》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我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鲜明慈溪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市已有技师学院1所,引进浙工商慈溪学院、宁大科技学院。中等职业学校5所(含技师学院),其中4所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为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和省名校,慈溪职业高级中学为省改革示范校和省名校。根据专业对接产业,全市共开设数控加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15个大类56个专业。我市成功创建教育部等六部委评选的首批“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连续十次获省职业教育发展挂钩考核优秀单位。职成教发展模式,相继受到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成岳冲批示。打通中职上升通道,促进中高职融合发展。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9个。近三年共培养了11417名中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4.5,“双证书”取得率达100%,其中获职业资格中级工及以上达6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我市认真谋划做好校企合作,出台《慈溪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升方案》。在浙江省内最早实施了以“办(引)厂进校、办校进厂”为特点的内置式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对外来务工人员在慈溪就读职业高中的入学政策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一是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构建校企长期合作关系。一是助力职校与社会间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专业和课程设置。慈溪市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和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开发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模式,力争专业设置与当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宁波“246”现代产业集群需求无缝衔接。为此,慈溪市打造了家电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一批特色专业,并组建了慈溪市汽车维修职业教育集团、宁波慈溪小家电智造职业教育集团等7个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确保学生学有所用。二是巩固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成果,健全集团运行机制,注重集团内涵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资源整合集聚功能,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持续做好“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工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出台《慈溪市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提升方案》,职业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并积极探索有效合作机制,至今全市已与公牛集团、汇丽机电、中大力德等28家校企合作优秀企业基地,与大众、吉利、公牛等149家大中企业合作。三是积极布局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在慈溪职高、慈溪技师学院等5家综合性、专业性公共实训基地基础上,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社区教育学院等机构建设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2家。形成了17个省级示范专业、骨干专业、特色(新兴)专业、品牌、优势特色专业,11个省级实训基地、省级开放实训中心、省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五是积极参与新型产教融合建设项目。我市慈溪职高、慈溪技师学院(慈溪市杭州湾职校)积极成功申报2项宁波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项目;宁波行知职校旅游专业申报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 。
二是以现代学徒制、新型学徒制为纽带,满足校企双向需求。实现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教材和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共建师资队伍、共同考核与评价。例如,我市杭州湾职校与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开展“双轨运行三段育人”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工作。近三年来,华星钢构联合学校在巴基斯坦中电胡布电厂钢结构项目、巴基斯坦宝沃水泥厂钢结构工程中,企业员工与学校师生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通过把学校搬进工厂,学徒在“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的双重引导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提升人岗相适的匹配度。我市企业新型学徒制主要与慈溪技师学院、慈溪职高等院校合作,涉及电工、钳工、数控机床等多个领域。在政策上给予激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学徒制学员可以获得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补贴。
三是培养培训并举,提高办学效益。积极发挥师资、设备等优势,培养培训并举。积极开发培训项目拓展非学历教育领域,积极参与政府招标培训,开展特色培训和高技能培训,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作出贡献。各职业学校围绕社会需求,大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年培训规模达到了在校学生人数的3-4倍。至今共培养中级工人才近3万名,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1.2万名。
四是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提升中高职毕业生留慈、返慈就业率。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应用型本科,高职扩招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达90%左右,非慈溪高校学生毕业后返慈就业率明显低于在慈溪就读高职的就业比例,结合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改革试点。我市行知职高、慈溪职高与浙工商慈溪学院合作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将慈溪中职毕业学生留在本地培养, 提升高职毕业生留慈、返慈就业率。
五是加大普职双向融通,为学生提供再次选择机会。按照文件精神,凡当年全市中职提前批招生的升学实验班学生,可自愿报名,经所在中职学校资格审查,考生须参加横河中学组织的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科目选拔考试,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籍转为普高学籍。普高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可以申请转入职高学籍(在学位有余的前提下)。
下一步,我市职业教育,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同时,做好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工作,为企业培养大量高技能技术人才。我市中职学校也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特别是升入高校的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跟企业合作对接,让更多的本地高校毕业生回慈溪本地企业工作,服务我市地方经济发展。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慈溪市教育局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联 系 人:田自美
联系电话:6391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