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3-179089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3-07-19

成文日期:

2023-07-19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慈溪市基层委员会:

首先感谢民盟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聚焦优质均衡 加快推进我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慈溪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慈溪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颁布和实施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聚焦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持续打造“慈有优教”教育金名片。

一、规划布局方面

(一)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近年来,教育局着眼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人口聚集的现实,根据全市各区域发展定位和人口趋势,科学编制完成《慈溪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2018-2025)》。近三年,我市教育设施建设主要围绕中心城区重点板块展开,市实验小学北校区、市第三实验小学东校区扩建工程,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明月书院、文锦书院等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投入使用,新增学位8235个,有效增强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此外,三个大镇结合自身新城开发及人口需求也投建了一批教育项目,包括周巷第四学校扩建、龙山伏龙湖幼儿园新建、观海卫卫前初中扩建等工程。其他部分乡镇结合自身就读研判,对学校布局略有调整,如逍林镇考虑初中余量不足,将镇西小学改建为镇西九年一贯学校;新浦镇拟谋划新浦初中改建为九年制,镇北小学改建为初中等。

目前,我市重点建设义务段学校项目为新城河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第四实验小学西校区扩建、白云小学迁建等工程,另拟建金融港板块九年一贯制学校、南三环北侧九年一贯制学校、龙头山白沙学校等项目。总计在建及待建共13 所学校,总投资达 50.65 亿元。待以上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再将城区义务段学区进行科学调整以优化教育场所的千人指标要求,可以达到缓解“择校热”的情况。

(二)持续推进教共体建设

我市于2022年已实现公办义务教育教共体全覆盖的目标,所有学校设备均已绑定到省教共体平台。教共体打造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截至目前,慈溪市教共体跨地区型5对,融合型6对,共建型38对,协作型4对,总学校覆盖率93.81%,公办义务教育覆盖率100%,乡村学校覆盖率100%,融合型共建型占比95.78%,数据均超过省厅标准。2022年我市教共体支援学校开设同步课堂突破1100节次,举行网络研修活动超570余次,惠及乡村学校师生近2万人次。2023年度已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义务段城乡教共体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3年度义务段教共体学校帮扶任务考核要求和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两个工作要求,对年度工作进行布置和落实。

二、师资配置方面

(一)优化师资配置

市教育局委托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采用招生与公开招聘并轨进行的方式,为我市定向培养紧缺复合型教师。同时,为应对公民同招政策的全面落地,努力解决好公办中小学师资,尤其是城区新建学校的师资扩容问题,我们每年在招录新教师的同时,积极与市委编办协商,着力解决目前小学教师缺编情况。2022学年经综合考虑(中小学教师总体缺编433名,职高空编534名的现状),在确保职高总体保留101名空编保障正常用编前提下,调剂433名编制补充中小学缺编,同时按原有标准明确职高教职工控制数。此外,为改善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等结构性师资短缺问题,在今年的教师招聘中,共推出公办学校体育艺术教师指标46名,心理学教师指标22名,目前拟聘用的体育艺术教师42名,心理学教师15名。为解决违规借调占用教师编制、超编、混岗清理情况,市教育局制订《慈溪市教育局机关(直属单位)工作人员选调办法》,严格控制借调人数,并对选调的流程进一步规范。

(二)坚持城乡教师交流轮岗

从2014年开始,我市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更加合理配置,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升。交流中,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业务素质强的优秀教师占比较高,以2022年交流情况为例,义务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258人,其中普通教师参与交流的有179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参与交流的有62人,校长(副校长)17人。

(三)加强名优教师培养提升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宁波市级骨干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力度。仅最近一次评选中(2022年),新增省特级教师5名(评选每4年一次),2020年新增宁波市名教师(专业首席教师)10名(评选每3年一次),2022年新增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21名(评选每3年一次),新增人数均位列宁波市各区县市前茅。与南昌大学合作开设初高中教师在职研究生班,与宁波大学合作拟开设初高中教师学历提升研修班,着力提高在职初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此外,今年还专门面向2023年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和职高高层次专业课教师,共招聘硕士研究生41名。

(四)逐步改善非编教师待遇

编制内和非编制内教师的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存在,通过调研,我们将通过增加学校编制数、制定公平的薪酬体系、提高非编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对非编教师的培训、对非编教师实施奖励和补贴机制等措施逐步缩小编内编外教师收入差距。

三、教育公平方面

(一)全面落实“阳光招生”政策

市教育局在每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公告中都会注明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推进义务教育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全覆盖,切实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坚持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公平发展原则(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全面实行同步招生、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互不享有招生特权,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同时,不断完善、调整城区公办学校学区划分,建立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全面落实省“两为主”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100%入学,不断提高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2022年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7.7%(含政府购买服务)。根据残疾少年儿童应入尽入要求,全市每年有170名左右的随班就读学生。通过大量的特教指导工作,做到了社会满意,家长认可,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效显著。2022学年,全市除特殊教育学校就读172人外,我市6-14岁残少儿特校就读102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29名,送教上门40名,入学率达到100%,实现了三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全覆盖。现全市义务段共设有资源教室39个,截至2022年底,近30个学校创建为宁波市示范性和合格性资源教室,慈溪市的资源教室建设和使用获得了专业的认可。

(二)持续优化民转公学校教师配备

民转公学校教师配备实行“一校一策”,编办对民转公学校按教职工配置标准明确用人控制数,按需要核定编制数,教育、编办、财政、人社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教师队伍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慈教人〔2022〕12号)通过统筹调剂、考核聘用、公开招聘、编外聘用等方式,配足配齐师资力量,一年来民转公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社会和家长反响良好。

(三)持续实行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

我市大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实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定向招生政策,取消原保送生政策。2021年起,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慈溪中学)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比例不低于60%,2023年起60%的分配人数按各校报名人数100%进行分配。根据甬教基〔2021〕18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均衡编班工作的通知》,我市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在2021学年起实施义务段学校均衡编班,严禁义务段学校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四、基础保障方面

(一)持续加强经费保障

教育财政经费“一个不低于”未实现(2.8%),“两个只增不减”实现。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39.48亿元,比2021年增加2.28亿元,增长6.14%。小学教育2022年生均支22453.49 元,比2021年增加77.61元,增长0.35%;

初中教育2022年生均支32750.86元,比2021年增加109.46 元,增长0.34%。2022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35.44亿元,比2021年增加2.4亿元,增长7.26%。

(二)率先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

“标准化学校”是别的省市的提法,我省立足已有办学条件,自2020 年起,率先开始启动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要求各地以创建现代化学校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建立尊重学生个体和追求群体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现代发展理念,建立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育人目标,建立与学校发展条件(师资、课程改革等)相一致的现代学校发展方式,着力破除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痼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参照浙江省2021年度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细则,我市生师比及规定班额比例距离目标值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市小班化(小学40人及以下)建设还需加强,同时降低生师比,弥补短板,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联通共享

我市区域内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联通共享主要依托教共体展开。慈溪的各教共体学校都站在努力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的高度,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共体内外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优质的课程资源、有效的教学模式和优质的师资团队,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区域教育公平。

针对建议中提到的“我市实行的市镇两级办学体制因师生流通不畅,财政投入各异,导致在师资、生源、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问题,我局正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慈溪市教育局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财政局。

联 系 人:张学其

联系电话:6391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