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江边吹着晚风,喝上一杯冷饮,一身暑气立马烟消云散。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四灶浦边的特色餐馆陆续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游客,一位拥有5.8万粉丝的本地自媒体博主现场开起了直播。在网络自媒体的助推下,胜山冷饮逐渐打出了名气,也为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江边小村庄带来了人气和流量。
四灶村位于胜山镇中心地带,清澈宽阔的四灶浦穿村而过。沿着美丽的江畔,村里陆续有人开起了景观餐厅。村民黄高锋也从中嗅到了商机,在江边支棱起了“星空小院”特色餐馆,他亲自学厨艺上灶,将这个夜宵摊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能为他带来50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沿江开餐馆”的行列中。为了招徕游客,大家各显神通:有的主打地道的海鲜农家菜,有的搞起了年轻人喜爱的烧烤小龙虾……如今的四灶浦边,这样的特色小餐馆已有十来家。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昔日偏僻寂静的小村庄,如今游客熙熙攘攘,成为一方网红打卡地。
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四灶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忠不胜感慨:“‘千万工程’实施20年,四灶村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美丽经济’的悄然升级。”
四灶村依水而存、因水而兴。1976年,勤劳的胜山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将四灶江拓至30米宽。从此,“四灶江”改名“四灶浦”,成为慈溪中部运洪北排大动脉。2010年,四灶浦拓疏工程实施,将原来最宽不过30米的河道再次拓宽至七八十米,施工段全长14.2公里,新建造跨江主桥梁9座,两岸生态护岸28公里。这项浩大的工程总投入达10亿元,共拆迁村民41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近四成。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四灶村以村庄梳理式改造示范项目和精品村建设示范项目为方向,从人居环境治理抓起。从源头上对污水实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截污纳管改造工程覆盖920余户,实现全域雨污分流,持续改善和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全村庭院整治率97%以上,清洁庭院户达到70%,“美丽庭院”户达到25%;通过新建停车场、划定道路停车位等方式增加车位210余个,缓解了村庄道路拥堵等难题。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充分发挥村监察工作联络站“探头”作用,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今的四灶浦已是小江变大江,小楼变高楼,江面波光粼粼,沿江成片的小洋房鳞次栉比,宽敞洁净的街道和粉刷一新的文化墙,无处不展现出农村的新面貌。
环境好了,风景美了,如何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2016年6月,四灶浦拓疏工程全线贯通后,四灶村乘势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四灶浦沿江风情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整合423亩闲置耕地建成多家休闲农场,流转239.75亩土地建成江荫生态农场,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乘着党建引领片区组团的东风,乘势盘活闲置集体经营性土地,大力推进村标准厂房建设。如今,沿江的风情、人情正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江宽水阔,清风徐来,拂动两岸垂柳;岸东安置小区拔地而起,一派新农村气象;岸西农场群瓜果飘香,可尽赏四时田园风光。
近年来,四灶村打造了“善水四灶”文明示范线,集中展示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成功入选“海韵风情”农村文明示范线。同时,在居民素质提升方面不遗余力,自慈溪市开展“浙江有礼·幸福慈溪”居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来,在村主干道路上架设“浙江有礼”旗幔广告、志愿小分队开设“有礼”讲堂、居民自发倡议,通过全方位的“十礼”宣传,引导村民争做“有礼”代言人,打造“有礼”村庄。2021年,四灶村成功创建成为“宁波市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