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755727/2023-178243
市文广旅体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2023-07-04
2023-07-04
面向社会
虞建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传统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和我市实际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全市各级学校已经在日常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多项传统文化教学,比如“班级经典诵读”等,另外许多学校也在日常教学和课后托管服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放松和有趣的环境中感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市教育局也建议学校在拓展课程或社团活动中,引入慈溪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青瓷制作、围垦历史、移民故事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互动体验中感受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在校园文化中,利用墙报、展板、广播等媒介,展示慈溪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和形式,如慈孝人物、慈善事迹、慈爱故事等,营造本土文化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感知本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青瓷博物馆、围垦遗址、移民纪念馆等地方文化景点,或者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与慈溪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二、打造传统文化阵地和队伍
自2022年起,市文广旅体局根据省政府要求,在全市各行政村、社区建立逐步建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组建村、社区三团三社、文化能人、文化示范户等文艺骨干队伍。同时市文广旅体局每年通过百姓课堂、百姓书场、百姓展厅、百姓舞台等“四百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活动。我们在有条件的文化礼堂、建设民俗博物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场所展示非遗,累计成功推荐10余名传人成为农业农村能人,水火流星王耀国和青瓷烧制技艺孙威获评宁波能人工作室,累计评出六批慈溪级传人99名,20余项被列入非遗后备库培养名单,连续3年对2个瓯乐及小锣书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广泛收集地方文化遗产,建立“非遗遗产”数据库。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加强传统文化宣传
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全面落实贯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收集汇编,通过通盘的规划、系统的推进,解读一脉相承的鲜活基因,为慈溪今后发展寻求最坚实的文化支撑力和推动力。自2017年至今,已出版系列丛书11本,重点研究“今、古、人、文”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和分析慈溪历史文化的内部结构、变化规律和地域特色,研究慈溪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异同,厘清慈溪文化在宁波、浙江及至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互相影响的关系。编写《浙江文史记忆丛书(慈溪卷)》,系统地介绍慈溪历史上的主要文明演进、重要文化人物和重大文史事件,以文史视角讲述慈溪故事,钩沉“文史记忆”,展现慈溪风骨。举办青瓷文化节、袁可嘉诗歌奖、全民读书月、“风雅宋”书香音乐节、“经典朗诵大赛”“贤江文化周”“林汉达读书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将非遗、名人等传统文化等有效“植入”,有机融合,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线上线下传播弘扬传统文化。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抓住宁波市拟将围绕翠屏山出台新一轮规划,以文化研究、节庆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好、宣传好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品牌。同时,做好虞世南等名人故居的调研和可行性研究,适时推动名人故居建设启动实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传统文化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