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气酷热,尽管梅雨季节时有雨水降临,但对于我市各饮用水水源水库来说,却也只是“涓涓细流”。近几天,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饮用水水源水库发现,这些水库水位均处于低位,仍渴望雨水滋润。
记者从市水利部门获悉,随着气温升高,水分蒸发量不断加大,我市饮用水水源水库蓄水量日渐下降。目前,我市8座沿山饮用水水源水库蓄水量为3575万方,占汛控库容51%,蓄水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800万方。
位于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水库是以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生态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7月3日,记者登上上林湖水库大坝俯视,看到部分湖底已裸露了出来。“你看,以前水位一般到那个位置,现在低了很多。”指着迎水坡颜色深浅不一的吃水线,上林湖水库管理组负责人沈周邹说,该水库正常库容1299万方,目前库容只有545万方,平均水位仅为5.74米,库容和水位均低于去年同期。“按照目前日均4万方左右的供水量,若再无有效降雨,水库蓄水量只够供应50多天。”
“幸亏6月30日下了场大雨,为水库增加了70万方库容。”据邵岙水库管理组组长孙辉强介绍,邵岙水库总库容488万方,截至7月3日上午8时,库容仅为191万方,而该水库还同时承担着市自来水总公司城南水厂和匡堰水厂供水任务,日均供水约2万方,保供形势同样严峻。
“气温高、水位低,水库内的水质更容易变差,我市各地水库都已采取行动,确保高温天气下的饮用水源水质。”市水库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上林湖、梅湖等水库,治藻船每天8小时在湖面工作防治蓝藻。同时,湖面保洁和水质监测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面对严峻的用水形势,我市相关部门已通过“开源节流”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呵护慈溪人自己的天然“大水缸”,并从自身做起,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