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7026G/2023-178498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发布日期:

2023-07-06

成文日期:

2023-06-1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7-06 15:23 信息来源:市卫生健康局

王中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心理障碍人士关怀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当今社会,我们已经实现了“人人有饭吃,个个穿得暖”的目标,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非户籍的新市民。但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较大,同时得不到很好地宣泄以及疏导,致使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局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心理障碍人士关怀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三级”心理服务平台建设

2018年起,慈溪市开始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三级平台,创建了四家阳明心坊(心理服务站),市级一家,挂靠在慈溪市心理卫生中心,镇(街道)三家,分别位于新浦镇、龙山镇及宗汉街道。此外,在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并配备兼职心理咨询师1名,定期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全市镇级以上平台均已挂牌。在村(社区)层面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组织相关志愿者团队在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二、加强专科医院心理咨询服务

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22年在网上开设心理咨询预约平台,设置了周一至周日不间断心理咨询门诊,共有18名医生团队坐诊,既有中级以上精神科医师,也有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

三、推进心理热线24小时开通

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6年开通心理热(63898070),每周二、四、六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接线并答复,随着需求的增大,医院于2020年2月份开始,热线电话24小时向民众开放,由心理咨询师、精神卫生医生等专业人员进行接线并答复,医院负责对热线团队进行综合管理、指导、培训。同时,民众可以关注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一是可以接收各种科普宣传信息,二是可以及时知晓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出诊医生的信息。

四、积极开展社区排摸与随访工作

我市构建了以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精防工作队伍网络。每个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名二级精防医生,村(社区)服务站配备1名一级精防医生,负责辖区内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通过春秋季的专项排查及日常的随访活动,摸清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底数,明确重点对象,落实救治救助,加强综合管理。

五、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底座”作用,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进村入户,做好特殊人群排查摸底、社会心理信息采集等工作。对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大类人群,尤其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服刑人员、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及需要关注的其他人员(计生特殊家庭、产后抑郁对象)等八类特殊人群,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预防和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义诊与宣传活动

以节日为载体,大力宣传《精神卫生法》及心理卫生知识。在“世界睡眠日”、“双相情感日”、“抑郁症筛查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重点区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宣传主题活动及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发挥媒体力量,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公众号、短视频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促使公众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七、完善精神障碍患者一系列救治救助体系。

(一)为减轻精神病人家庭经济负担,我市采取“民政助医”、“残联助医”、“慈善助医”等多渠道的救助办法,切实减轻了病人的就医压力。2022年,享受残联门诊补助2980人,享受慈善门诊补助726人;享受残联住院补助人数204人;住院持低保报销患者102人。

(二)为减轻患者和监护人经济负担,提高监护人的积极性,促进监护责任有效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根据省六部门印发的《浙江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和看护补贴实施办法》,我市卫健局会同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根据上级名单及情况进行监护补助和看护补贴认定,经复核确认,2022年度(1-9月份)慈溪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110人,看护补贴108人。

(三)为解决非户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问题,切实降低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2022年6月下旬宁波市开展“润心”专项健康行动,为非户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免费赠药行动,近一年来共计赠药1000余盒(瓶)。

(四)为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我市每年对辖区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一次健康体检,2022年全市有6700名患者享受到了这一免费政策,这不仅有效掌握了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同时也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五)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根据我市卫健局工作部署,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2022年我市对555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以便利患者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八、以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一)“同伴同行”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项目。

“同伴支持”项目是精神障碍患者同伴支持、互帮互助的活动,也是一种新的康复模式,自2019年龙山首次开展同伴项目以来,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我市有6个社区成立了同伴之家,拥有成员108人,其中辅导员17名,同伴91名。从疾病管理、健康生活、生活技能、人际沟通、社交娱乐、乡风民俗等全方位开展活动,4年来累计开展活动250余场,线上培训5场,线下培训22场,促进了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二)“勿忘我”失智老人关爱项目。围绕“认识他、找到他、关怀他、照护他”四个主题, 以宣传教育、筛查干预、分级诊疗、照护服务及队伍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失智老人关爱与养老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有机融合,2022年,我市完成12254例早期失智症筛查,其中认知障碍功能人数1025人,认知功能障碍阳性率10.04%。2022年9月,为迎接第29个国际失智症日的到来,我市分别在周巷、逍林、浒山、掌起、长河、胜山开展了6场失智症宣传教育活动,受益人数300人次。

(三)“快乐孕妇”孕产妇抑郁防治项目。2022年我市开展孕产妇抑郁防治项目,前期通过项目发布,确定横河、浒山、胜山、坎墩作为我市试点乡镇。组建6名心理评估人员及3名心理干预人员作为项目工作人员。选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名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2022年,完成产妇心理保健讲座8场,200余名孕产妇及家属参与听课;开展团体心理辅导6场,60余名孕产妇参加,完成心理干预20人次。

九、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义诊与宣传活动

以节日为载体,大力宣传《精神卫生法》及心理卫生知识。在“世界睡眠日”、“双相情感日”、“抑郁症筛查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在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重点区域,广泛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宣传主题活动及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发挥媒体力量,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公众号、短视频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促使公众做好自我心理调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汲取委员的建议,将进一步与相关部门协商,建起一张覆盖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单位职工等不同人群的心理服务平台,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广、方便以及重点人群强化服务。加强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不断指导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人员,提升基层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市民就诊需求。通过各种载体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积极向社会倡导,引导社会形成共识,早发现早治疗。

感谢委员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13日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委政法委、市人力社保局。

联 系 人:袁超

联系电话:638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