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吐鲁番 海韵葡萄香

发布日期:2023-08-08 09:21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七月初以来,新浦叶群果蔬专业合作社葡萄收购中心俨然成了购销“大超市”,平均每天有10多车巨峰葡萄发往省内嘉兴和福建、山东等10多个省的大型农批市场以及南京鲜果汇、广东百果园、永辉超市等连锁巨头。至月末,尽管收购接近尾声,但收购价仍达4.5-5.5元/斤。

“近年来通过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双控’,葡萄品质实现了‘原生态’明显提升,售价提高一半以上,市场也实现以北方为主向长三角为主的近地线上线下一体化市场转型。”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60年风雨洗礼,几代葡萄人传承接力、自强不息,抒写了“离乡不离土”葡萄产业传奇,全村848户劳动力有700余户种葡萄,有的跨镇、跨县甚至跨省种植,今年葡萄收入平稳。村党总支书记、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江如此解读乡村振兴基因密码:“天时,地利,人和!”

江南吐鲁番,海韵葡萄香。慈溪葡萄在此启航。1963年,该村葡萄种植“鼻祖”楼长仁率先引进“金皇后”起步,利用房前屋后杂地种植。星星之火,点燃引旺了一个葡萄专业村。现全省最大的六塘南村周边连片3000余亩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因其特殊土壤元素和气候因素,葡萄产量高品质优,由此带动慈溪葡萄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响慈溪“鲜甜的海湾葡萄”区域公用品牌。

政策是天,天道酬勤!慈溪两次农业产改是及时雨和催化剂,六塘南村农民的干劲像开了闸的水,到上世纪90年代未,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亩。又得益于在全国创造土地流转的“慈溪探索”、家庭农场的“慈溪范本”,葡农们走出自家“一亩三分田”,掀开跨区域反租转包新一页。2000年楼家“葡三代”楼维君和孙建浩在浒山城郊万亩畈种葡萄。接着2004年-2005年,王家“葡二代”王光明和高仕乔等向逍林镇农业园区包地种葡萄。王光明、应央君夫妻更是牵头逍林、新浦、桥头、胜山、坎墩5镇207户葡萄种植户组建慈溪市紫锦葡萄专业合作社。

长江后浪推前浪,创新提质业道酬精。楼长仁一家“四代同葡”:新品种巨峰由楼长仁儿子楼志斌通过上海农学院园艺系引种,经过品种变革,“金皇后”让位“巨峰”当了家。楼家“葡二代”有楼张煜,“葡三代”为楼柏钧、楼维钧,“葡四代”为楼世达、楼世冲。8年前,楼维钧成为“三膜”种植模式创新引领者。6年前,楼世冲又率先把“巨峰”改种为“阳光玫瑰”,并抱团合作做黎阳葡萄品牌精品包装电商。

“1992年我率先实施大棚葡萄种植技术,既避雨少病虫害侵袭,又防因多雨造成爆裂腐烂,亩收入突破万元,一举增加2至3倍,很快全村效仿都实现了大棚种植!”王小毛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如今,王家大学生“葡三代”王侠浃以高端定位重新定义祖父母辈传统发展模式,开启了智慧种植模式:大胆引进新品种和国外先进栽培技术,运用电商平台推介、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打响自主品牌。大学生“葡二代”徐凯凯种植的“慈农优选”无核巨峰葡萄,因口感至上今年爆火朋友圈,上市价高出普通葡萄1倍以上,还带动了周边农民近千亩葡萄销售。

不但“种全国”,还要“卖全国”。建立“农户+农合联+终端市场”的利益链接机制,鼓励购销员积极“找客下单”,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远销北京、江苏、广东等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新农人叶和迪营销网红精品,按照长三角区域地理、气候、装备、品种特点,打造“慈溪为主,前后两端在外”的网络收购时间表、路径图,收购遍布浙江台州、嘉兴、湖州、杭州,以及江苏南通、常熟和上海。该村还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宽葡萄线上销售渠道。

走葡萄产业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六塘南村曾获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宁波市宜居示范村。今年10月底将启动慈溪市美丽乡村典范村建设,将四村联建共享冷库,建六塘横江北和伸延马潭路至建附公路的“灯光秀”……为打造共富共美乡村振兴网红打卡地注入“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