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4-185905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义务教育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4-12-10

成文日期:

2024-12-10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立足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记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4-12-10 09:28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初冬正当时,教研意正浓。近日,为了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对新教材的研读能力,促进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实验小学数学组和英语组进行了“新教材•新课堂”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数学组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鄞州区数学教研员沈百军老师,英语组邀请了桐乡小学英语教研员凌应强老师莅临指导,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英语教师参与了现场观摩,新疆库车的老师们也通过钉钉直播进行了观看。

图4.jpg

吴斐映老师和五(18)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课堂展示。吴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植树问题的本质是除法问题的延伸。通过画一画、列一列算式、圈一圈、分一分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沟通图、算式和意义的三维联系,深化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了模型思想。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更学会了如何学习。

洪珍珍老师和四(13)班的同学们带来了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课堂展示。洪老师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平均数。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等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均数的算法,并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感受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多层次的教学设计,发展了学生数据意识,让学生感受大数据背景下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

翁程晟老师与三(13)班的学生带来了三年级上册 Unit4 Plants around us PartB let’s Learn的课堂展示。翁老师以活泼的律动导入,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水果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新词汇。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呈现,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接下来,翁老师又围绕What do plants need?和How can we help plants?这两个问题,层层递进,巧妙地融入了有趣的TPR活动,拉伸了词汇教学的张力。

沈百军老师和四(7)班的学生带来了《握手的学问》示范课,以聊天打招呼的互动方式自然引入,以幽默的语言和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沈特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画图表征等方式感受握手问题的特点以及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充分感受算式的含义。此外,沈特还特别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想法在对比中完善表征方式,理解并优化算法,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所学用于生活,深化了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

桐乡小学英语教研员凌应强老师对翁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点评和专业指导。他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围绕新教材的特点、教学难点、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凌老师提出: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教师要从“关系-关联-关心-关切”四个维度去思考,发掘教材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凌老师的引领让老师们豁然开朗,收获颇丰。

沈百军老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植树问题》和《平均数》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植树问题》是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吴老师的课堂关注全体学生,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结合画图的手段,突破重难点,但可以考虑在新授结束后插入模仿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是一节富有想法的课堂,洪老师的课堂层层递进,从平均数的代表性到算法研究,再到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突出了大数据下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但可以适当放缓反馈环节的节奏,帮助学生更好思考。

随后,沈特还分享了《深研精备 科学施教  帮助儿童开心学习数学》的讲座,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围绕“与课标对话,读出编写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学生对话,思考如何有效落实教材;与课堂对话,如何上好每一节课”三方面介绍了好课的形成。最后,沈特分享了乐学课堂的理念,介绍了实践成果,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

教无涯,研无尽。本次针对新教材的教研活动虽已结束,但老师们钻研与实践永不停歇。聚焦新课标,精研新教材,相信实验小学数学组和英语组定能在新教材的实施中解锁新风景,开启新篇章!(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数学组  英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