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4-185953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义务教育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4-12-11

成文日期:

2024-12-11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走进观海卫镇爱心学校为学生做立志讲座

发布日期:2024-12-11 12:37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12月10日下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浙江工匠、宁波优秀高技能人才万亚勇走进慈溪市观海卫镇爱心学校,为该校五年级学生做立志讲座。

1B470186D6BAACA7175FE00CCAB5F900.jpg

讲座中,万亚勇首先让在场的同学观看全国时代楷模钱海军、大国工匠竺士杰等图片,并现场询问大家是否知道这些人物?并问大家知不知道中国有哪些任务获得过诺贝尔奖?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对今天讲座的兴趣。

随后,万亚勇结合自己在中大力德的亲身经历,以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肃的语言,向同学们分享了“全国劳动模范”的成长之路,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万亚勇告诉大家,要想真正成为一名企业认同、社会认可的“匠人”,自己必须胸中有“匠心”、脑中有“匠魂”,平时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必须长期坚持做到“敬业于心、勤业于干、精业于创、乐业于爱”。何为“敬业”,是他十年如一日地在维修电工岗位上重复着维修电器、维修设备等工作;是他每天24小时随叫随到,绝无半句怨言;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敷衍应付工作任务。何为“勤业”,是他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坚持把勤奋学习放在第一位;是他发扬“六加一、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努力认真钻研洋设备;是他先后学习实践各类技术,为企业打破了长期由外国技术垄断的被动局面。何为“精业”,是他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力争精益求精;是他主创劳模工作室,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取得技术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是他用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节约经济成本。何为“乐业”,是他将工作、学习变为兴趣爱好;是他乐于承担培养技能人才的责任;是他为学校、为企业、为社会带出一批批优秀的未来工匠。

讲座中,万亚勇以感人的故事、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从技术能手到劳动模范的奋进之路、从基层到管理岗位的提升之路、积极参加公益的奉献之路,向同学们传递着脚踏实地、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态度。

从一个普通的外来职工、企业的维修电工,慢慢成长为了公司的设备科长、技术骨干的万亚勇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大家的认知,让同学们在这场精神的饕餮盛宴中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

万亚勇的分享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现场气氛热烈,充满正能量,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学生,我们要向劳模学习,发扬劳模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矢志不渝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力迈进!

“从今天的讲座中,我学会了要想成就自己,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在学习上和工作中认真钻研,最终能成才”,五(5)班王喧同学在听完讲座后这样说道。

“听了万叔叔的讲座,我感觉万叔叔真的很了不起,他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成长为技术尖兵、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万叔叔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我以后要向他学习,多读书,不断成就自己。”五(3)班罗澜同学在听完讲座后这样说道。

“听了万师傅的讲座,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从慈溪坐公共汽车前往宁波学习电工,有时为了节省路费和住宿费,晚上就住在宁波汽车南站的候车厅里。他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五(3)班的张静同学在听完讲座后这样感叹道。(观海卫镇爱心学校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