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4-186001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义务教育
科技、教育/教育
2024-12-12
2024-12-12
面向社会
为进一步理解和落实新课标的内涵实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推动数学课堂向结构化教学转型,12月9日,宁波市陈芳名师工作室和慈溪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二)强强联手,在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基于大单元结构的概念课认知与实施”为主题的联合教研活动。
在课例展示部分,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的傅吉娜老师、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的孙燕儿老师和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吴文杰老师分别执教《因数、倍数的认识》《2、5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三堂课。老师们深入浅出地教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获知识与探索能力的双重成长。
随后进行观点报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韩慈峰老师以《多元表征,直击数学本质》为主题,从教材编排的结构化、学生认知结构的深度剖析,到教学实践的多元探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慈溪市保德实验学校的严敏敏老师在《深度体悟,发展推理意识》报告中,以五下第二单元中《和的奇偶性》一课为例,从大单元中解决问题角度通过两次探究任务,用举例、画图到说理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使用策略有了观念层上的结构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的竺婕老师以《基于核心概念,开展结构化学习,提升数学结构力》为题,从何为结构化学习、教材对比分析、学生认知结构、教学目标、教学设想五方面展开阐述了对《最大公因数》一课的教学思考。
课例展示和观点报告后,慈溪市数学教研员金雷杰老师对上课的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老师们用新课标结构化理念进行设计,让碎片化的知识具有结构性,同时需要注重方法的小结和迁移,让学生具备方法的迁移能力。
宁波市数学教研员郁红老师送给老师们4个词——“有趣、有用、有序、有效”。郁老师不仅带我们回顾了课堂中的一些设计并提出改进意见,她提醒老师们课堂设计需具备逻辑性,设计时需有一个清晰的程序。她还提出观点报告的内容需基于课堂实施的基础,让报告更具实践性、可操作性。
宁波教育学院的张红波老师肯定了老师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并建议老师们不断提高自身要求,实现从读到讲,自信、流畅地进行分享。
最后,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陈芳书记作总结讲话。陈书记提出在实施结构化教学时要关注单元整体的架构,通过教材编写的结构化和教与学的结构化最终形成学生数学思维的结构力,实现学生在课堂上自然学、自主学、自信成长的目标。(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