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4-186139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义务教育
科技、教育/教育
2024-12-17
2024-12-17
面向社会
12月13日下午,由慈溪市政协组织的“向阳”青少年服务团地域(印糕版)非遗课堂宣讲活动走进慈溪市观海卫镇爱心学校,本次活动由慈溪市民协理事、观海卫镇民间艺术协会会长、观海卫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华启钿老师主讲。
讲座一开始,华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糕点美食及糕点文化,随后重点讲解了宁波地区的各类糕点文化和印糕版制作方面的内容。
华老师说:“三北地区一直有制作糕点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食用,还会在传统节庆、婚丧嫁娶、造屋上梁、献牲祭祀等场合制作。制作糕点,少不了印糕版。印糕版又称糕模、糕印、糕板,大多用樟木、榉木、栎木、杉木等木材加工而成。从何时开始,确切的年代尚无法考证,但在宋代就有糕点、糕版制作人,至清代、民国时达到鼎盛。旧时宁波人逢年过节,农闲时光,自家用印糕版来制作印糕。通常的印糕版长约一手,二三指宽,上面有几个凹进去的印模。五谷杂粮磨成粉,拌入馅料糅合后,在印模中一一揿实、刮平,然后将印糕版翻过来拍打几下,从而脱落成型。”
华老师说道:“三北糕点的制作,与三北百姓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日久天长形成了浓郁的民俗特色。逢年过节、祭神拜佛、婚丧嫁娶、造屋上梁的时候都要用到糕点。每年清明,上海一带亲友来三北探亲、扫墓,回去时总要带些三北糕点。因此,三北糕点就逐渐流传到上海、江苏等地。”
据华启钿介绍,宁式印糕版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它的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而且寓言深刻。例如以莲藕表示“莲生贵子”,以石榴、桃子表示“多子多孙、多寿多福”,以鲤鱼表示“吉庆有余、富贵有余”,折射出宁波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在讲座快结束的时候,华老师还将自己带到现场的一箱印糕版给在场的师生观看,让孩子们亲眼看见印糕板的精美技艺,激发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今天华老师给我们讲了糕点文化的历史以及印糕版制作的技巧、样式等内容,我收获挺大,受益匪浅,觉得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热爱非遗文化,并将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六(1)班张小敏同学这样感叹道。(观海卫镇爱心学校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