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29 11:31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深入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举办全市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提升能力素质培训班,市委党校将法治教育纳入重要班次必修课,培训党员干部1205人,全市重点执法部门实现轮训全覆盖。进一步健全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十五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镇合法性审查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府院、府检联席会议。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法述法机制,常态化开展“市长学法日”集体学法,探索开展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民主评议,83人参加通过市管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4283人次。

(二)全面提升政务服务高效便民惠企效能。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扩面,网上公开“一件事”事项80项,共办理一件事1051377件,动态更新上线智慧大厅工作台事项1762项,高质量一网通办率达99.76%,新增“跨省通办”合作地区至26个,办理跨省通办256件。落实告知承诺机制,持续打造企业开办、经营、注销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市企业开办网办率达到100%。做强做优涉企法治增值服务,市律谐商事调解中心规范运行,调解成功227件商事纠纷,为15家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流程代办及合规指导,“市场监管+公检法司+银保介”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助力企业创新成果向高价值发明专利转化,全市专利授权量10824件。探索开展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小家电产业合规指引入选第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管理项目。

(三)全面优化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规范供给。建立健全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成立市合法性审查中心,顺利完成省级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试点。市本级1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进行合法性审核,审核各地、各部门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61件。开展涉及营商环境、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等专项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活动3次,全面排查和清理市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312个。认真落实行政机关重大合同前置法律审核制度,完成市政府各类重大合同法制审核26件。持续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全市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46个。积极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进行文件增量审查58份,存量清理280份,废止修改7份。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对400多个采购项目进行备案审查,共发出监管意见书4份、提醒函3期。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合格率100%。

(四)全面夯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基础。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常态化督导推动市级联合执法中心、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履责到位。推进宁波市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贯通实施,全面推广“行政行为码”。推进“综合查一次”监管实施,今年累计统筹执法检查计划90个,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13342次,减少企业干扰6887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年共设置全类综合抽查任务45个、专项检查任务13个,实现任务按期完成率100%、事件分流处置率100%、问题处置闭环率100%。推进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公布四批慈溪市企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免罚”清单,涉及57个领域307个事项。提高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举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申领考试3次,新增持证执法人员544人,镇街行政在编人员行政执法证持证率达到60%以上。

(五)全面构建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和谐格局。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闭环管控,累计排查发现问题隐患24万个。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落实“逐利执法”等5方面重点问题。加强涉众型经济风险依法防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治理,强化房地产预售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实战,改革创新突破,试点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天候、法治化建设,并在时机成熟后在全市推广。持续发挥人民调解首道防线作用,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16891件,成功调处16869件,涉及金额1.92亿元。创新推广“慈溪群治分”数字化应用,全市激活用户58.6万人,已有184万余人次依托“群治分”参与平安巡防、反诈宣传等各类活动3.8万余场次。积极推动网格、微网格优化细分,目前全市划分1760个网格、10405个微网格,配备微网格长和民情联络员4万余名。顺利完成“八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成功举办宁波市暨慈溪市第三个“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启动仪式。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开展“节日法相伴”系列活动52场,针对青少年开展第七届青少年“七彩法治梦”、第二届“法治研学营”,开展新市民法治宣传教育,开通“网络普法”公交专车,新增明月湖畔市级普法宣传广场、宁大科院光梭之隧法治长廊等市级法治阵地,建立市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9个。积极稳妥推进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

(六)全面筑牢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防线。构建规范化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已实现市、镇政务公开专区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79件,同步发布解读材料198件,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703件,发布市政府重点工作信息1200余条。依法接受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3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积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根据年度安排向人大报告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行政执法质效评议、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情况、综合行政执法着装规范管理等专项监督活动。规范管理行政机关委托第三方辅助监管行为,制定《全市行政机关委托第三方辅助监管规范管理办法》。支持法院依法办案、检察院法律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和审计监督。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87件,同比上升117.42%,办结254件,直接纠错9件。

回顾2023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行政机关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建设力量相对薄弱,部分镇(街道)行政诉讼败诉率仍然较高,下沉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还需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优化,包容审慎监管有待深入推进;法治创新供给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思践悟。继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课程,践行完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制度机制。继续推动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持续推进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提升。夯实各级政府合法性审查主体责任,加强审查人员力量配备,探索建立责任追究和容错、法律顾问参与、动态评价督察工作机制。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实现全过程指导和监督。树立增值化改革理念,全面系统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攻坚,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三)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政务服务数据归集分析应用,形成涉企“一类事”特色服务场景。开展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板块”建设,打造企业涉法事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推进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建立合规培训基地,培育示范合规企业。

(四)持续推进社会治理法治保障增强。一体推进警源、诉源、访源等多源共治、依法解纷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纠纷化解、风险防控。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探索施行经济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不受事项限制改革。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改革,加强先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化乡村依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