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胜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法治慈溪建设重点工作清单》精神,围绕法治胜山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社会经济实现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不断压实党政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法工作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法治思维的培育和运用,定期听取、带头研判法治建设情况和问题,主动听取合法性、合理性建议,重点抓好工作协调会商、督办考核等制度的良性运行,切实保障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带头学法,督促落实重要会议学法制度。今年以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抓好关键少数,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重大行政决策行为规范合法。严格落实《宁波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今年将胜山镇胜西小学整体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列入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提交镇班子领导会议、镇党委会议等集体决策的程序。持续推进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建设和全覆盖工作,加强行政合同签订和履行监管,全年共审查行政机关合同46件。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标准有序。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行政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推进政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严格落实保密审查、政策解读、信息发布等机制。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办理等,全都上网公开。组织“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人民监督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等定期开展法治监督和法治评议活动,以公开透明促进公平正义。积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公众参与及企业家参与机制,2023年度接收上级下发舆情信息68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四)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构建以法治化为核心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将三源治理的工作机制融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全面形成专业调解先行、职能部门处置、社会力量参与、司法审判托底的大调解格局。2023年以来,胜山镇共计调处各类纠纷1094余件,均闭环处置。全年累计信访总量下降38%,诉前调解率70%,民转刑事件零发生。率先试点矛调中心24小时运作机制,除工作时间常态化调处各类纠纷外,在非工作时间成立了“1+2+2+N”矛盾纠纷“全天候”响应处置队伍,第一时间响应、处置,防止发生“小概率”的恶性事件,全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高质量开展“法律服务进村为民工程”,全年提供法律咨询36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10件,律师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38起。
(五)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注重多层“精聚焦”普法对象,提高普法的靶向性。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对领导干部重点加强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养成,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3次。抓牢青少年“关键时期”,多渠道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在胜山各中小学开展宪法晨读、法治宣誓等法治实践,举办“开学第一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普法内容及法律服务,共开展各类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14场次,发放材料2000余份。广泛开展“节日法相随”普法宣传活动,今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纪念品共计4500余份,举办广场集中宣传3场次,着力营造浓郁法治氛围。开辟“零距离”法宣阵地,提高普法的广泛性。全年共计开展法治讲座19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9次。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全民学法的意识还不够浓厚,对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口的普法更是现阶段工作难点;二是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缺乏数字化措施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
在来年的工作中我镇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法治化改革工作。
一是大力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持续夯实法治责任。
二是全面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完善符合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务公开清单制度。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我镇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创新普法理念、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普法的机制渠道,逐步凝聚成人人参与、惠及人人的全社会法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