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365B/2024-177268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科技

发布日期:

2024-06-25

成文日期:

2024-06-1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5 09:41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九三学社慈溪市基层委员会: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我市未来产业体系的对策建议》(第25号提案)已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慈溪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创新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工业发展上已有一定成就。未来产业发展是推动慈溪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对此,我市深入研究慈溪市当前的发展现状,在未来产业发展路线上谋篇布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产业发展调研,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思路。

一是开展未来产业发展调研。为了解我市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制订我市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市政协联合各部门组织开展企业调研和座谈会,安排3家实地调研企业与8家座谈企业,通过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与研讨,了解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征询企业对行业发展形势的想法与政策服务的需求,以及对慈溪未来产业培育的对策建议。二是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意识。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意识,了解当前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我市科技服务联盟联合财联社、宁大科院举办以“培育新质企业家,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慈溪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培训报告会。会议聚集了160余位慈溪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参会培训。通过邀请高校、科研院所、智库的多位专家对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深入阐述,增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意识,为传统企业谋划未来产业发展蓝图,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二)抓牢创新发展工作,奠定未来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我市不断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基础。我市统筹推进智能家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以智能家电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政府强力主导、企业高效协同,对家电这一传统产业进行系统性重塑,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碎片化、竞争化、内卷化、层次低度化格局。二是做好科技企业培育。始终坚持科技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我市首创科技服务联盟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站服务模式,建立“科小二”服务品牌,优化补充基层科技服务力量,全链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截至2023年,我市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83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96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797家,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主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聚焦创新发展资源,汇聚未来产业发展要素。

一是土地要素规划保障。慈溪未来产业园作为慈溪首个以“未来产业”命名的产业园区位于慈溪市商品市场园区内,其中未来产业园一期13#—1地块(约90亩)已率先开发建设,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基本建设完成,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竣工验收;14#—2地块(约96亩)计划与联东集团合作开发慈溪科技创新港(暂名),打造以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为主导产业的慈溪市高端产业集聚区;未来产业园二期尚有148亩产业空间。慈溪市商品市场园区内亦尚有600亩左右土地可根据招商进度进行产业和土地性质调整。同时,工贸集团拟开发华泰区块(共1000亩,先期开发510亩)。两大未来产业园区具备较优越的区块优势与相对充裕的空间,能够较好的适应承载我市的未来产业发展。二是金融服务谋划支持。为缓解我市产业基金投资与经济发展规模不相匹配的矛盾,我市工贸集团组建的慈溪市工业和信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已于2023年工商注册、中基协备案。基金总规模5.02亿元,采取“子基金+直投”模式运作,重点支持我市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互联网+”以及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基金采用双GP模式运作,充分借助专业机构——清石资管的项目资源和项目研判投资能力,成功招引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创属性较强的新企业落地慈溪发展。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坚持谋篇布局,设计未来产业发展“新范式”。一是建立未来产业量化评估模型。统筹考虑未来产业培育的决定性因素,建立未来产业各领域发展评估模型。从关键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度、行业成长性与规模化、市场集中度与成熟度、慈溪的产业基础与优势、资源的体系化与可获得性五个方面,构建有效的未来产业赛道评估体系。二是建立未来产业梯度培育体系。根据未来产业量化评估模型,对不同的未来产业领域进行评估,划分出近期(三年内)优先聚焦赛道、中期(三至五年)积极培育赛道、远期(五至七年)适度布局赛道与关注追踪赛道,形成未来产业梯度培育体系。三是建立未来产业赛道决策流程。建立健全完善的赛道申报认领流程,通过市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发布赛道目录,征集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会同属地镇街道对赛道进行认领,成为赛道的链主型企业。链主型企业在属地镇街道背书支持下揭榜挂帅,认领相关赛道的牵头孵化任务,或围绕企业已在投资布局且掌握明显技术优势(或技术资源)的赛道,申报纳入培育扶持范围。

(二)坚持创新赋能,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推进器”。

一是赋能链主企业平台。着眼增强新兴赛道创新策源能力,支持未来产业赛道链主型企业以企业研发机构为平台,与赛道头部院校与头部企业对接合作,与院士团队等高能级团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大科研平台与研发设备投入,共同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培育未来产业生态。二是赋能未来产业布局。按照现有产业平台的产业定位与产业基础,构建未来产业赛道拼图。以滨海开发区为主布局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相关的未来产业赛道;以原高新区板块为主布局机器人、智能型汽车、高端康养设备相关的未来产业赛道;以智能家电高新区为主布局全屋智能设施、智能装备相关的未来产业赛道。城区未来产业园集中布局重大科技投资项目、前沿技术孵化器、沪浙合作未来产业孵化器,争创宁波市级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三是赋能创新要素供给。大力引进国内外投资机构,引导资金实力强的慈溪企业与高净值人士组建私募基金或投资公司,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为企业发展未来产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市内头部企业尤其是链主型企业到上海、深圳等高能级城市筹建研发平台,成规模招聘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在未来产业领域引进聚集一批核心人才。

(三)坚持要素保障,构筑未来产业发展“栖息地”

一是重塑组织保障体系。组建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领导小组。在市产业领导小组基础上,成员单位扩大到市工贸集团(市未来产业管委会)、市中以创新技术研究院与未来产业孵化器建设单位(镇街道)。建立领导小组会议与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作。二是强化资源要素匹配。筹建浙江版权服务中心慈溪服务点,为广大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查询与认证服务。筹建宁波市科技大市场慈溪分中心,健全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共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科技成果登记与交易、技术合同备案等技术转移转化链条。三是推动产业政策倾斜。未来产业园区与未来产业孵化器涉及到研发、中试放大、制造、人才房、动物房等不同性质用地,而未来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人才资源的供给。根据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层面加以协调,努力推动产业政策适当向未来产业倾斜。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13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经信局、市投促中心、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慈溪工贸集团、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山镇

联系人:阙权庆

联系电话:8959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