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6-06 15:53 信息来源:市综合执法局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线,聚焦民生实事小事,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荣获2022年市级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成绩突出单位。我市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无违建创先争优示范县(市、区)和浙江省“无违建县(市、区)”,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综合一体化相关工作获汤飞帆市长、王顺大副市长的批示肯定。

一、以亚运盛会举办为契机,城市景观品质加速焕新

一是城市品质更加精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迎亚运”保障,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市容环境提质,我市环城南路(叶东公路-镇中路)被评为省级街容示范街;上林坊街区、新河坊街区被评为省高品质示范街区,逍林公园入选省级“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新增3个宁波市“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扎实推进违法户外广告设施排查清理工作,加快构建慈溪市户外广告规划管理体系,我市“糖坊里”共富共美特色街区被评为2023年度浙江省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设置样板区。开展中心城区148座环卫公厕服务提质,打造30座品牌星级厕所。

二是市政养护增速提效。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成6.8万平方米车行道路面修复、14条人行道净化、13条城市道路照明质量提升和6座桥头跳整治工程,创新开展实验小学西校区、文锦书院两条“最美上学路”项目。完成孙塘南路(慈甬路—前应路)和北二环西路(西二环-西三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等两项市级重点工程,显著提升改造路段整体面貌。对223座桥梁进行定期检测,实现市政桥梁检测全覆盖。积极推进路灯综合能源改造项目落地,试点“多杆合一”,加快实现城市照明社会综合能效最大化、设施管理智慧化。

三是园林绿化提振创新。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区“增绿添彩”行动,完成10个“口袋公园”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4万平方米。慈澜府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园林式居住区,耕民公园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优质综合公园。实施人民公园、新世纪广场水池改造提升工程,逐步完善城镇两级公园绿地体系。深化园林数字化管理应用,打造“园林一张图”,逐步完善园林绿化全生命周期监管,依托“智慧园林”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常态化综合整治督查考核,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二、以综合指数评价为突破,执法改革持续走深走实

一是执法效率与数量同步提升。充分发挥综合指导办改革牵头抓总作用,压实属地责任,迭代更新镇街“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指数评价细则,建立完善“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指数评价专人负责、专岗监测、每日分析、定期晾晒、跟踪问效等制度机制。创新实施水库、建筑工地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有效提升监管成效。探索“简案快办”办案机制,全面提升办案质效,连续13年获评“慈溪市优秀执法案卷单位”。

二是执法形式与领域不断拓展。持续提升行政检查活动统筹水平,更大力度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减少执法扰企,全年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13000余次,减少企业干扰近7000次,到期任务按时完成率100%。编制年度专项执法计划,有序开展水环境治理、“七个周边”市容秩序等10项专项执法行动,办理新型案件45起,案件领域从11个拓宽至17个。

三是行政监管与审批协同优化。积极推进新领域新业态综合监管加快实施“后备箱经济”监管“一件事”等应用场景。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渣土出土、运输、消纳、处置、监管等行为,建立电子联单监管机制,持续推进装修(大件)垃圾及零星类建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在中心城区5个街道进行推广。持续深化城市管理领域内政务服务精细化工作,规范推进智慧政务办事体系,强化提升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推动“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制落地。全年累计办结行政许可1057件,全年依申请行政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和政务服务满意率均达到100%。

三、以民生重点领域为抓手,城市运行愈发安全精细

一是纵深推进“三改一拆”新局面。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先争优工作,不断优化违建分类处置,探索“一区一策”等小区违建自主管控方式,大力推进“四不”违建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排查处置“四不”违法建筑850宗近110万平方米,面积和宗数均居宁波大市前列。

二是全面打好垃圾分类阵地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回信指示与精神,积极打造慈溪特色亮点,全宁波首创推进农村家宴中心、杨梅等地产水果上市的垃圾分类管理,推动自觉投放建设、精准(智能)村(道路)建设,累计建成省高标准居住小区66个,省示范片区3个、省示范行政村37个。全力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全年完成整治106处。提升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配套水平,完成全市所有39座生活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完成中部垃圾填埋场开挖治理及西三、龙山垃圾填埋场止水帷幕治理工程,建成并试运行炉排炉工程(三期),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项目基本完成土建工程,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综合体(一期)项目完成土地勘测、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

三是坚决筑牢城市运行安全线。强化城镇燃气隐患排查,组织第三方专家常态化开展储配站、加气站、供应点等重点场所专项检查,建立燃气企业隐患督办整改机制,累计下发隐患问题234处,均已督促企业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积极开展全市瓶装液化气供应站整治、燃气用户“胶改金”、燃气报警器安装联网等专项工作,努力破解城镇燃气配送、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顽疾,累计更换金属管40余万户,燃气报警器升级接入市级智慧消防平台4500余家。严防严控严打净化燃气市场环境,累计打击取缔瓶装液化气非法窝点9处,扣押钢瓶1000余只,立案查处322起,全力促进我市城镇燃气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石,整体作风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政治建设取得新成绩。依托主题教育,全面深化党史理论学习。持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五化争先”“最佳实践”“一队一品”等品牌建设,综合提升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水平,浒山中队被评为省级“枫桥式”中队。严格做好保密、意识形态、信访等工作。

二是廉政教育迎来新气象。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廉政谈话,参加排查和谈话近550人次。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学习违纪违规案例,对新入职队员开展作风纪律专题教育,全面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三是信息宣传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宣传,全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升政务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慈溪“两办”录用政务信息14条,宁波及以上“两办”录用政务信息32则,领导批示肯定数量16则,连续9年获评全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强化媒体宣传报导,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头并进,本级以上新闻报道401则、电视新闻刊播81则,其中宁波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95篇,浙江日报报道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