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342755727/2024-178196
市文广旅体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2024-07-15
2024-07-15
面向社会
谢柳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产融合双向赋能的建议》已收悉,现结合慈溪文旅集团的协办意见提出如下答复: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深知非遗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活态的文化传统,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非遗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愈发凸显。
在我市资源方面,截至2024年5月,慈溪市政府共发文公布九批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名单。其中,非遗项目名录117项(包括:宁波级以上33项,省级12项,国家级2项),省级非遗工坊2家,宁波市级非遗工坊16家慈溪级非遗工坊16家。2018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宁波5个项目入选,浙江省22个项目入选,全国共383个项目。2018年,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草帽编织技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家具制作技艺4个项目入选首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宁波12项入围,全省共100项。我们拥有显著的平台优势、非遗资源优势以及传播优势。这些优势为我们推动非遗的市场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数传智创”非遗基地的建设,不仅为非遗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空间,还通过编撰《一览非遗》书籍等举措,全面展示了慈溪非遗的全貌。
针对您提到的措施,我们已经开展推动徐福东渡及越窑青瓷等IP联名、活动交流、产业文化融合以及共销同传等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将企业文化与非遗项目相结合,通过新媒体等渠道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同时促进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实现非遗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非遗活动,如“非遗课堂”、“少年非遗说”、“非遗图片展”、非遗集市、非遗展演等等,以增进公众对非遗的了解和认同。同时,我们鼓励企业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工作,通过开发IP联名产品、打造非遗线上销售平台、建设线下销售网络等方式,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此外,我们正在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筹建“慈溪礼品研究院”,深入挖掘慈溪企业的商业礼品市场,为非遗衍生品开发提供有效需求,同时保护本地消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我们的红木家具、越窑青瓷、三姐粽子等在非遗购物节都取得不错的网上销售成绩,开发了溪上杨梅酒,妆写青瓷化妆品,原来梅有等非遗衍生品,以提升消费者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慈溪文旅集团也十分注重非遗文创产品的挖掘和开发,结合旗下“in慈溪”文创品牌,联名非遗产品,开展研发、推广、销售及市场化运作。同时,集团依托“主播说慈溪”、集团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像公众展示我市非遗文化、特色活动等专题,结合集团各类节庆、地推活动,扩大我市非遗文化的传播覆盖面。
最后,我们将充分考虑和接纳委员的建议,并诚挚邀请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共同推动慈溪非遗“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共富共美”的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