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421869759/2024-178364
市农业农村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2024-07-18
2024-07-18
面向社会
徐金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具体承办意见,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答复如下:
发展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农业品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设,以品种、品质、品牌三品为抓手,打响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子母品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慈溪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做法如下:
一、在“品”上下功夫,夯实品牌建设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品种繁育。实施种业提升行动,利用区试站,开展优质水稻、花生、玉米等新品种引种推广,建设杨梅、葡萄、大白蚕等传统特色品种种质资源圃,做强大植组培工厂、嘉沃科技等种子种苗企业,着力构建“育繁推服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为农业筑牢种子“芯片”。二是建立标准体系。坚持把“产得绿色生态、吃得安全健康”作为品牌塑造的核心,使产地、产品的绿色生态成为品牌的“卖点”。编制19个主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加强农技推广指导,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实施双强行动。依托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大中国区食品研发中心等农业科研院企,加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等合作力度,推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深化省农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发挥鑫百勤、谷瑞机电等农牧装备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打造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二、在“牌”上做文章,构筑“子母品牌”双轮驱动模式
一是聚焦特色优质。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道路,整合资源要素,发展乡村“土特产”产业,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全市已发展形成鸣鹤年糕、宁波汤圆等乡土特色产业,形成蔬菜、杨梅、葡萄、蜜梨、生猪、蛋鸡、南美白对虾等特色主导产业,已建成年产值18亿元的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1条。二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出慈溪农产品整体公共品牌“慈溪优选”,策划设计“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单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开展“慈农优选”伴手礼和农产品包装设计,已设计提升“慈溪杨梅”、“慈溪葡萄”、“那只梨”、“胜山红”、“慈溪老味道”、“海桃”、“慈米”“太阳西瓜”、草莓包装等9款包装。强化“慈农优选”授权工作,每年度新增20个授权农产品,累计授权100余家企业、合作社使用。三是打造企业品牌。充分发挥我市加工与外向优势,加快加工与品牌融合发展,扩大高端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我市徐龙烤鳗、海通果蔬、恒康炒货、正大无抗鸡蛋等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
三是在“推”上动脑筋,营造品牌比学赶超氛围
一是深化展示展销推介。每年组织100多家企业参与中国农交会、浙江省农博会、东京食品展等国内外展示展销活动20多次,开展葡萄、蜜梨、水蜜桃、杨梅、西瓜等特色水果评比活动和组织举办“慈农优选•丰收共享”系列节庆活动、慈农优选·供销集市等展销活动10场左右,努力打造农旅节庆品牌。二是强化品牌宣传营销。通过cctv7、高铁7条线路对慈溪杨梅进行宣传,帮助杨梅线上销售超100万单。在慈溪新闻网、慈溪发布、慈晓等新媒体平台设立”三农”专题页面,及时发布三农动态,持续激发全市“农产品品牌扶持”的动力活力。分发挥产业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引导行业协会通过贯宣惠企富农政策、解读政策方针、对接公共服务机构、协调开展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发挥协会服务职能作用,提升行业凝聚力,帮助部门政策措施更好更快落地。三是聚焦文旅电商融合推动。充分挖掘慈溪悠久的农耕文化,讲好慈溪农业故事,使慈溪名特优农产品不但“好吃”,而且“好看、好玩”。设立“慈农优选”专柜、专供基地和直播间等平台,在农产品展销中心、农事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城区农产品经营门店设立“慈农优选”产品专柜,产品入驻丰收互联、“网上农博”、“慈溪馆”等线上平台,建设杨梅博物馆、蜜梨博物馆等一批农业农村文化博物馆,与“宁大科院”开展合作设立直播基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卖产品的同时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
四是在“扶”上强保障,激活品牌健康发展原动力
一是加强农业品牌扶持力度。每年制定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在产业政策中明确鼓励创树农业名牌,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新获宁波市级及以上优质农产品金银奖、特等奖、擂主奖的,最高奖励1万元/个。对赴省内外参展的主体,每次给予0.3-0.5万元奖励,赴国(境)外参展的,每次给予1-2万元奖励,特装展示或举办农产品专场推介会的,最高奖励5万元/家。对新认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的,分别给予2.5万元/个、2万元/个奖励,对新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每件奖励10万元。创建宁波市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每个补助60万元。为加强我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我市已开展慈溪蜜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慈溪杨梅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统筹安排1000万元,提升我市蜜梨、杨梅市场竞争力,打响品牌知名度。《2023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出台奖补政策: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利人拥有红标使用企业超过20家的,给予权利人每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政府对新核准注册证明商标的团队、协会或其他形式组织,给予每家不超过3万元资助;对于新核准注册的产业集群集体商标,给予权利人每件不超过3万元资助。二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市农合联梳理制作了《“慈农优选”产品信息画册》,方便对接采购和推介。建立品牌指导服务站,围绕《浙江省品牌指导服务站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依托相关行业协会、村集体合作社、产业园等建设相关地标产品品牌指导服务站,打造“一标一站”服务模式,全面畅通沟通交流渠道,提升行业品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落实慈溪品牌培育库计划,与农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今年已将“慈溪西兰花”纳入地理标志培育工作。三是加强打击保护力度。广泛走访“红标”合法使用人,加强与地理标志权利人、“红标”合法使用人的沟通联系,重点检查产品的相应标准、管理规范或相关使用管理规则落实情况,“红标”使用情况及是否规范,及时收集和掌握各方面的侵权线索。积极组织“红标”合法使用人上链,指导其认真填报上链的产品信息,特别是原产地范围、产品特征、质量要求、检测报告、自然和人文因素等描述,目前已注册上线浙冷链49家次。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参考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以下几方面推进品牌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出台乡村人才振兴扶持政策,大力培育新农人、农创客等农业人才,继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扶持,继续实施主体示范奖励、龙头企业高成长奖励、规模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并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给予农业经营主体一对一农技指导服务。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和保障,继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保证。
三是加强品牌扶持力度。在慈溪市级支农资金中安排品牌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优质农产品金银奖、展示展销奖励等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宁波贷款贴息政策,开展小额担保贷款,探索杨梅气象指数保险等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为我市品牌农产品提供保障。
四是强化品牌宣传推广。进一步完善、细化“慈农优选”品牌规划,强化可操作性指导,统筹谋划品牌推广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挖掘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产品品类,帮助子品牌挖掘品牌内涵,完善提升包装设计。发展农产品电商,继续开展“慈农优选”的品牌宣传和推广,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主体的品控监测和动态管理。
最后,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20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农合联执委会,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龙山镇人大主席团。
联系人:邵晶晶
联系电话:6398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