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4-178540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政协委员提案
科技、教育/教育
2024-07-21
2024-07-21
面向社会
民盟慈溪市基层委员会: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普通高中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出台《慈溪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认定和管理细则(试行)》,建成慈溪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平台,率先在宁波大市内使用无纸化网上申报、审批研学旅行平台,并委托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研学旅行导师培训。目前,我市共有1家省级研学旅行营地、2家宁波市级研学旅行基地、29家慈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有效提升中小学校研学旅行活动质量,市教育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建设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学校、研学服务机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作为组织主体,围绕学校相关教育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的优秀研学课程。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尊重学生意愿,符合学生需求,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建构“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的研学旅行课程模式;以“学天下、行天下、成天下”为主线,以“行走家乡、览胜祖国、放眼世界”三个层面为路径,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体现研学旅行层次性、多样性、走研性特点,建立课程体系;立足慈溪大地,发掘慈溪文化,传承慈溪精神,传播慈溪声音,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工艺、红色旅游、科技教育、田园景观等资源,推出丰富的本地特色研学课程,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学校认可、学生喜爱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二、制定全方位活动方案及安全预案。各校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信息化平台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安全教育、注意事项等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如委托开展研学旅行,必须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三、发挥家校合作在学校研学旅行活动中的作用。学校确定研学基地(营地)及服务价格应按以下流程进行:⑴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特色、自身需求确定研学主题,如农耕文化类、红色革命类、科技发展类、非遗传承类等,提供符合要求的多个备选基地;⑵召开学校家委会代表会议(成员需7人及以上,家委会代表需占总数1/2以上),在学校家委会代表会议成员全面了解备选基地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议成员集体商议,选定正式基地及活动方案(如家长提出另外备选基地,学校需把关确定是否有相应资质);⑶协同家委会成员,与选定的基地协商确定本次研学活动价格(学校需提供活动各项大致成本价格);可根据授课团队人数、就餐档次、附加服务等因素,在成本价格的基础上作相应调整;⑷由校长办公会议通过最终实施方案。
四、借助宁大科院高校资源,助推我市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和探索我市研学旅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慈溪市教育局共建成立的慈溪市研学旅行研究院已挂牌成立,主要开展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制定研学旅行相关标准,提供研学旅行组织管理、课程设计、研究方法与写作等方面的指导,有效提升学校的组织管理能力及研学旅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研能力,全面推动和督促研学旅行质量提升。
今后,教育局每年评选、表彰研学旅行优秀组织学校、优秀教师、研学旅行精品案例、优秀研学课程和优秀研学旅行主题征文及研学旅行精品路线,研学旅行活动不仅是中小学校学生一种学习方式的拓展,更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我局将规范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依托慈溪市研学旅行研究院,构建慈溪市研学旅行顶层设计,加强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服务机构建设,严格研学机构准入及退出机制。重点打造基地研学课程、旅行精品线路,充分利用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小家电之都、杨梅之乡、湾区产业等特色资源,大力提升慈溪研学旅行内涵品位和育人功能,有效推动我市研学旅行活动常态化、高质量开展。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慈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指导。
慈溪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4日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文广旅体局。
联 系 人:史文博
联系电话:6391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