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0282688011591A/2025-193581
市政府办公室
主动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其他
2025-10-13
2025-10-13
面向社会
一、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共受理人大代表建议418件,其中交由政府部门主办388件,占总数的92.8%,内容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医疗教育、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和广大人大代表的关心支持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所有人大代表建议均按期答复完毕,面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从办理结果看,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A类件)207件、占比53.3%,部分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B类件)128件、占比33%,因条件所限近期难以解决(C类件)53件、占比13.7%。从代表满意情况看,对办理结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的379件、占比97.7%,表示不满意的9件。市政府已责成相关部门对不满意件重新办理并再次答复。
二、办理工作主要做法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在建议办理全流程中,始终贯彻“提升办理效率、提高办理质量、提升代表满意度”的工作理念,确保办理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办理责任。一是市政府领导带头领办。市政府领导积极作为,根据工作分工主动领办七大类21件重点建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章程市长主动领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建议,对加强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整治法律服务市场乱象等工作开展多次调研,并定期听取承办单位的工作汇报,与代表们就建议办理情况开展面对面会谈。其他领办市领导也将领办建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调度推进,各重点件均取得了良好办理成效。二是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协调。市人代会开幕前,市府办会同市人大办迭代升级代表建议办理系统,实现代表建议线上交办流程化、规范化、高效化;市人代会期间,及时对代表建议分类梳理,根据建议内容和政府部门三定方案,初步拟定主办、协办单位;市人代会闭幕后,组织各承办单位开展交办意见征求工作,对于涉及面广、职能交叉、情况复杂的建议,以“办理结果最优”为原则,综合市政府领导、市人大有关工作委员会、承办单位等各方意见,厘清责任权属,在较短时间内拟定了交办方案。3月下旬,市府办牵头会同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印发《关于高质量做好2025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正式交办本年度建议提案,明确了办理时限和各项工作要求。三是市政府组成部门积极承办。各承办单位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把办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召开局办公会议等多种形式,逐件逐项分析研究制定办理计划,部署安排好本单位的建议办理工作。特别是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等承办建议数量较多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建议办理的内部交办机制、办理流程、办文程序等,逐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时限要求、成效要求,有力保障了代表建议的高质量办理。
(二)把好环节,规范办理流程。一是充分调查研究。针对代表所提建议,承办单位采用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细致了解实际情况,精准制定对策措施,能落实的事项尽快落实。例如农业农村局针对《关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实地调研走访了多家蔬菜农场和畜禽水产养殖基地,深入了解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结合治理工作现状和代表相关建议,从优化种植技术、强化药肥管理、实施土壤保护等六方面回应代表诉求。二是重视面商沟通。各单位坚持“开门办理”原则,在办理过程中积极与代表保持沟通,通过登门求教、交流座谈、邀请参与调研等形式促进办理工作落实落细。例如市卫生健康局针对《加强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建设》建议,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前往市急救中心实地交流,切实了解我市急救体系建设进度,提高了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三是全面妥当答复。各承办单位采取“见面+书面”的答复形式,向代表传达致力办好办实建议的积极态度。在书面答复上,各承办单位逐级审核、严格把关,重点关注答复内容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答复意见既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又切实可行;在面商答复上,市政府要求各主办单位必须由单位班子成员带队面商答复,对列入市重点建议的,必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面商答复。今年,各单位对答复工作愈发重视,“一把手”带队答复的比例较往年有较大提升。
(三)突出重点,提升办理实效。一是聚焦落实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例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司法局等部门积极履职,实现全市17个镇(街道)企服驿站全覆盖,梳理十大服务领域245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市企服中心。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规范管理行政执法领域第三方辅助服务工作,有效监督第三方辅助行为,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相关经验做法在宁波全大市予以推广。再如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年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开展农业“双强行动”,打造“慈农优选”区域农产品共用品牌。二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例如对劳动保障类建议,市人力社保局推行“安薪在慈”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开展“控增量、降存量、提质量”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收国家平台欠薪线索件1803件,同比下降5.16%,欠薪线索动态办结率100%,为约5000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今年3月,我市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获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考核组肯定;4月,我市被列入全国三个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联系点之一。三是聚焦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对缓解城区“停车难”的建议,市公安局牵头成立市级工作小组,会同市住建局、市综合执法局等单位共同推进停车治理工作,通过增加源头供给和规范停车秩序相结合,逐步改善“停车难”现状。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累计达26199个,其中智慧停车泊位6513个,并实现了违停抓拍设备主要路段全覆盖。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今年,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在建议办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办理工作与市人大代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对于涉及部门较多的复杂建议,个别单位缺乏担当精神,在意见征询中相互推诿,导致交办工作进度被拖累。二是面商机制还需优化。部分承办单位的面商时间安排靠后,多在答复意见拟定后开展,导致办理期间代表参与不足,面商流于形式,最终办理结果与代表预期有差距。三是办理时序不够合理。部分单位在建议办理前期进度迟缓,导致后期加班加点赶进度,一定程度影响了办理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府下步将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督促各单位深化思想认识,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严实作风和办理实效回应代表关切和群众期待。组织各单位持续做好闭会期间新增建议办理工作,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结果,事事有成效。
二是强化督促指导,提升办理质效。组织各单位专题学习《慈溪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法》,督促各单位健全单位内部办理流程、优化面商答复机制,以制度刚性执行来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提升办理质量。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办理闭环。针对代表初次反馈不满意的建议,督促各承办单位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厘清痛点难点,进一步加大办理力度,年底前再次向代表作成效汇报。针对B类答复件,要求各承办单位做好承诺事项台账管理,及时兑现办理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