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浦镇老浦村村民戚某向村委会提交了建房申请,在建房审批前,新浦镇老浦村建房领导小组成员经过现场走访发现戚某与邻居岑某存在地界纠纷,后续可能会引发新的纠纷。经过小组成员的三次调处,最终戚某与岑某达成共同意向,避免了一场可能因建房发生的邻里纠纷。
“这种提前介入处置的方式,可以避免建房时直接引发的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该镇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因建房引发的纠纷在基层矛盾纠纷总量中占比较大,且后续调处难度较大。去年以来,该镇以老浦村为试点推行建房“先调处后审批”机制,针对后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提前介入处置,化解成功率达95%以上,其中去年老浦村矛盾总量同比下降近六成。
据介绍,这种机制由村级建房审批小组实施。建立协商机制,根据建房户四邻走访情况,如果存在争议,则由建房审查小组召集建房户与建房户四邻进行集体协商并调处,达成意向后则当场签订协议并履行。待四邻没有争议,在建房审批表上签字确认后,村里再审批。同时,根据镇政府的建房批文做到建筑放样、基槽验线、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四到场”监管,确保顺利施工。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专业水平,该镇注重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开展“网格员+调解员+律师”三方融合联动,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优势与法律顾问“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相结合,实现了1+1+1>3的联动效果。此外,新浦镇还持续优化人民调解队伍的结构和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专业素养。
“先调处后审批”工作机制是新浦镇对“矛盾源头化解”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入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减少了矛盾风险隐患的发生。也正是通过此类积极主动排查矛盾纠纷的做法,让新浦镇的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接下来,新浦镇将把“先调处后审批”机制逐步推广至各村,持续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协作不推诿的宜居平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