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教育工作法治化,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慈溪提供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力有为。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指导更加深入。制定《2024年慈溪市教育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意见》,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引领更加有力。局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治建设工作年度方案,建立依法决策、依法治校、依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机制。同时明确各科室、中小学(幼儿园)在法治建设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建立法治建设管理和督查机制。三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队伍更加专业。组织局机关专题学习《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等内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规的学习培训,所有执法人员均通过学法考试。今年,新增1人通过执法证考试。
(二)优化政务服务,助力教育生态建设活力迸发。一是落实政务公开机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及时修订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构建政务信息三级管理机制,三审三校,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准确、严格有序。2024年,政府门户网站、“慈溪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共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786条,答复依申请公开2件。二是提升政务办理效率。市教育局40个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比例100%,最多跑一次比例100%,掌上办实现率100%,全年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总量达39946件,行政服务教育窗口累计完成办件1607件。三是加强信访工作。制订《慈溪市教育局信访工作制度》,畅通信访渠道,信访人可以通过走访、书信、网络、电话等渠道向教育局反映问题,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今年,市教育局信访办共收到信访件1681件,已处理完毕。四是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今年市两会期间,我局共接收建议提案130件,其中建议主办件48件,协办件14件。提案主办件30件,协办件38件。所有建议提案面商沟通率达100%,按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100%。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执法工作建设公正公开。一是推进行政执法“大综合一体化”。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本年度联合市场监管局、民政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完成民办学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28次,整体检查结果良好,办学情况合规。二是强化教育事务治理和监督力度。推动“两县”创建工作,关停20余家低小散幼儿园(学校)。对全市154家民办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年检工作,结果均为合格。全年检查全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4748家次。三是加强复议应诉行政争议化解。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邀请法律顾问小组协助市教育局完成政策文件、合同管理、行政复议等工作。2024年度市教育局接到行政复议案3件,维持结果2件,未结1件。接到行政诉讼案2件,均尚未审结。四是做好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邀请专家对第四实验小学新建校区的学区划分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全面分析方案实施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与宗汉、浒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会商、新塘村班子座谈会、“两代表一委员”交流会等形式,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四)加强普法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建设走深走实。一是加强教师的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各校通过校本培训等方式,开展全员法治培训,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接受5学分法治教育课程。二是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组织开展第八届“七彩法治梦”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板报、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将普法宣传教育、法治实践活动与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相结合。三是健全法治副校长机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法治副校长覆盖率100%,邀请法治副校长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四是优化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双普”教育基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2024年,在宁波开放大学慈溪学院设立慈溪市教育局新时代法治实践站。
回顾全年工作,市教育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机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没有设立独立的法治科室;法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数量与执法对象数量相比仍显不足;师生普法工作有待进一步丰富,目前的普法工作大多以宣教为主,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仍需增加。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升教育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增强执法人员理解、掌握、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便民窗口服务。不断深化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教育“放管服”改革与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上学一件事、教师资格证注册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阵地建设。持续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中小学通过道德与法治课,高中通过思政课,将法治意识融入养成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不断促进师生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