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水利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07 15:22 信息来源:市水利局

2024年,慈溪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和上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站位,深化理论武装

在局党委统一领导下,详细制定全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开展相关学习研讨3次。依托“慈水讲坛”“周二夜学”等多元化平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为核心,深入开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专项学习。在水利系统中层干部培训班邀请上级部门专家作《坚持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授课。依托宁大科院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的法治素养。

(二)全面部署,完善制度保障

严格依照浙江省、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确定的职责边界履行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职责,依法履行政策制定、管理制度制定、审查审批等业务指导。加速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革新,坚持“处罚事项划转、监管责任不减”原则,加强源头管理、协同配合,对于涉水乱堆、乱建、乱占等违法行为,责令整改未果及时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深化落实行政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过程全纪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保障行政行为合规合理合法。

(三)创新载体,强化监管力度

依托水域智治监管平台,协同开展“水库监管一件事”和“海塘监管一件事”,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背景,强化水利、综合行政执法、公安、环保等单位对全市涉水项目监管力度,及时制止危害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等涉水行为,保障河湖水域行洪通畅,守住防洪安全底线,维护河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累计开展省级水域遥感图斑复核105个,宁波水域遥感图斑复核197个,共移送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案件11起,拆除各类违章1400余平方米。

(四)依法治水,加强隐患防控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防控,重点对在建水利工程安全情况、水利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危化品及消防安全、防汛防台情况等进行排查整治,累计检查在监在建水利工程51个,运行工程168个,深入现场检查282次,参加人数326人,发现隐患96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深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编制完成《市域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22-2035年)》《慈溪市城中村生活污水纳厂治理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速推进总投资近10亿元的特别国债项目市城镇排水管网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年度投资4.25亿元,完成国债资金支付3.11亿元。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市中部地区供排水管网综合改造工程进展,项目总投资近4亿元,着力解决中部地区管网漏损问题,全面提升四灶浦流域水环境。加快制定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一体化实施细则。

二、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围绕涉水许可事项和服务要求,深化推进涉水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衔接机制,严格落实行政处罚“三项制度”,按规范编制水行政执法案卷,发挥法治监督员队伍作用,积极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常态化开展法治理论学习,举办水行政执法培训班,充实水行政执法队伍力量。

(二)加强涉水监管服务。深化河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慈溪市河道管理办法》修订,提高河湖治理水平。加强批后监管以及对审批权下放镇(街道)的监督管理,主动探索新型水域占补平衡方案。依托慈溪水域智治平台,借助无人机自主巡航等手段,以河湖“清四乱”为重点,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强化涉河涉堤及水土保持项目执法监督,依法处置各类水事违法、违章案件,遏制各类侵占河道行为。积极引导涉水舆情、信访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依法行政各环节和全过程,提高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遵守水法律法规的自觉性。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法治宣传内容,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常态化开展水法讲座、水法展览等水法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