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5-188384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职业教育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5-04-22

成文日期:

2025-04-22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解析中高贯通育人密码:行知职校教学改革案例成功入选《浙江省职业教育蓝皮书(2024)》创新中高贯通模式 培育 “扎根型” 电商技能人才

发布日期:2025-04-22 13:52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近日,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发布的《浙江省职业教育蓝皮书(2024)》典型案例入选名单正式揭晓,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下面简称行知职校)的《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电商技能人才中高贯通培养的创新实践》案例作为典型经验入选。

此次入选的案例,是该校在电商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成果。作为浙江省首批“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学校,学校以“根植甬商文化、服务地方产业”为核心,构建起 “文化浸润—体系贯通—产教融合” 的三维育人模式,为区域电商产业输送 800 余名“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 的复合型人才,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慈溪样本”。

一、破题:构建本土化人才培养生态

在长三角南翼制造业重镇慈溪,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额达27.8亿元,却长期面临“人才留不住、技能跟不上”的双重难题。行知职校调研发现传统培养模式存在三大痛点 —— 地域文化教育缺位导致学生归属感薄弱,中高职分段培养造成技能断层,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导致人才适配度不足。

面对国省层长学制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 “在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实施长学制培养”),以及方太厨具、公牛电器等龙头企业的迫切需求,学校以电子商务专业为试点,启动中高贯通培养改革,目标直指“培养既懂现代电商技术,又具甬商精神的本土化技能人才”。

二、创新:打造区域产教融合标杆

文化铸魂:打造“甬商基因”育人工程

行知职校将百年甬商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构建“认知 — 认同 — 践行”三层文化浸润体系:开设甬商寻根课程,组织学生实地探访吴锦堂故居、虞洽卿纪念馆,体悟“实业报国、反哺桑梓” 的精神内核;开设非遗选修课程,让上林湖越窑青瓷、长河草帽编织等本土技艺走进课堂,培育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自豪感。

体系贯通:首创“一校两园” 培养模式

作为全省首个在中职校区内设立独立高职学院的试点,行知职校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慈溪电商产业学院”,实现“五年一贯制” 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对接岗位真实需求,包含商务数据分析、电商网店运营、视觉营销设计、电商法律法规等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五年学制中践行“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调研—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的网店运营—基于区域特色产品的视觉设计—基于电商法规的客户服务”的完整工作链路。

产教融合:搭建“政行校企研”协同平台

行知职校联动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区域电商技能人才联盟,首创区域“政行校企研”人才共育联动机制:政府主导,中职与合作高校签订合作共建独立学院协议,共同践行“一校两园”特色办学机制;行业搭桥,通过行业协会对接区域龙头企业如方太厨具、公牛电器、慈星股份等10家;国际联通,与印度尼西亚泰尔科姆大学共建“中国—印尼丝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梅库布亚纳大学(UMB)共建“直播与传媒学海外学院”;校企共育,聚焦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区域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践行岗课赛证综合融通培育;科研支持,市职成教院牵头组建市域电商“强师共同体”,发布教育科研课题提供区域职教电商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三、成效:数据印证改革“溢出效应”

近年来,行知职校改革成效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产业服务能力、社会辐射效应”三个维度集中显现。人才培养提质:近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 98% 以上,平均起薪6289.22元;毕业生留甬率超67.17%,全市第一,创业率20.42%,全省第二,受到方太厨具、公牛股份、慈星股份等多家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产教融合深化:学校专业建设荣获省高职高专院校“十三五”特色专业、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优势专业)、省“双高”建设专业群等多项荣誉,成功获批多个省市级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建成国家规划教材3本,省级重点教材2本,省级精品数字教育资源2门;示范效应显著:中国教育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等多家媒体对学校人才培育实践做专题报道近50余次。

站在新起点,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 “探路者”,该案例不仅彰显了地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耦合,更印证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的办学真谛,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解。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行知职校党总支书记裘宏山表示,学校将始终坚守 “为区域产业育人才、为地方经济强根基” 的初心,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成为“带着甬商精神、握着专业技能、怀着家乡情怀” 的新时代工匠,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扎根大地” 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