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10C/2025-187892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义务教育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布日期:

2025-04-07

成文日期:

2025-04-07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关键性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在浙师大附属慈溪实验学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4-07 12:08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近日,慈溪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关键性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党支部委员、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潘琦,以及来自各校的分管校长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共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出谋划策。

颁奖照.JPG

第一项议程:专家报告

跨学科学习的深度解读

蒋敏主任以《从跨学科主题学习到跨学科研究性学习》为题进行观点分享。她基于方案的思考、学科内设置综合学习的目的、跨学科学习的意义、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等方面,融合不同学科的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所有学科的跨学科都源于学科、服务学科、基于学科这一重要理念。她通过简洁直观的思维曲线,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在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的逐步融合中,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相连。

蒋敏主任着重强调,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多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在场教师打开了跨学科教学的新思路。

第二项议程:经验分享

各校实践成果大放异彩

为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方案,四所学校围绕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和实施做了经验分享。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王洪尔老师以《真实践 展成果 促成长》为题,从综合实践管理井然有序、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分层递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精彩纷呈、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五育并举、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数管齐下,分享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其中,“种子计划” 植此青绿活动尤为突出,它不仅是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体现了五育融合,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锻炼了问题解决、团队协作和创新表达等核心素养。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的宓芳羽老师以《体验·分层·协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路径》为题,从“校级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活动方向”“分层开展活动,进阶实践活动层级”“校家社大联合,深化实践活动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层面在特色节日开展的学科融合式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层面在社团、学段、班级开展的个性化综合实践活动,家庭层面在家庭和社会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她以《我们的艾草》为例,生动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从课堂萌芽,在课外茁壮成长,最终在社会中开花结果的实践过程。

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的罗徐丹老师梳理了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流程,涵盖选题论证、方案制定、实践调研和成果展示等关键环节。她结合布虎头鞋、戚家山茶文化、慈溪滩簧戏曲等课题,讲解了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问题,并通过科学调研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价值升华,达到 “知与行同频、学与用共振”的育人目标。

慈溪实验高级中学的牛晨晖老师作了题为《做高中校园里的“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育人实践与回眸》的分享。牛老师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实施策略、成效反思等方面分享了实验高中多年来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支撑作用。

第三项议程:工作布置

明确监测方向,助力课程优化

在活动的最后,教研员潘琦老师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和原则,对综合实践活动监测流程进行详细解说,阐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为监测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

她特别指出,监测并非简单的考核,而是以数据驱动课程优化,用证据链呈现教育增值,最终实现“在真实情境中培育真实能力”的育人追求。这种将专业监测与教育温度相融合的理念,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实施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指南。

本次研训活动内容充实、意义深远,不仅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激发了他们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热情。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慈溪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朝着常态化、跨学科实践的方向不断迈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具实效的实践教育,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推动慈溪市中小学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慈溪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