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755727/2025-187953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体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他

发布日期:

2025-04-08

成文日期:

2025-04-0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4-08 15:01 信息来源:办公室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精神“共富”,提升文化惠民“服务力”

强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布点建设,完成3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个城市书房和2个文化驿站建设创建。深化基层公共图书馆网络建设,新增80家微书房阅读空间,慈溪市少儿图书馆开工建设。开展“文艺赋美”1045场,完成百姓课堂1113课时,百姓舞台102场,送戏曲及文艺演出904场,放映公益电影5185场。多形式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慈溪市大剧院引进高水平演出32场,进一步提升我市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感。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助力共同富裕省级试点建设稳步推进,组织开展各类非遗申报评估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工作,推进裘家祠堂等修缮工程,推动7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设施提升工程,完成上林湖越窑遗址安防工程方案编制,成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慈溪古船保护研究工作站。

(二)推进文旅融合,促使产业做精做强

谋划文旅重大项目,赴武汉、遂昌等地招商6次,协同文旅集团举办2024慈溪市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谋划热电厂改造文旅项目、教场山影视基地项目等,同时多渠道排摸文旅项目,做好项目协调服务。指导A级景区做好复核工作,协助景区、民宿等完成各类高品质特色标杆创建申报工作,借助复核与创建契机,进一步整合提升景区品质,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启动“乡村共富路、欢喜游慈溪”乡村旅游季,开展各类乡村活动10余场。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制定完成新一轮旅游产业政策,同时完成2023年度旅游产业资金的兑现拨付。激发活动赛事消费,成功举办2024全国青少年美育盛典、慈溪城市半程马拉松、城市森林音乐节、柴烧龙窑、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等活动,通过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提升城市影响力。

(三)坚持普惠便民,提升体育发展“驱动力”

新增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16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系统化整合环浙步道90.2公里标识标牌。慈溪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正常推进。指导省级运动休闲乡镇观海卫镇桨板运动的培育。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8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5平米。持续引进高规格赛事,承办五超联赛,长三角田径分区邀请赛等区域性和省级赛事6场、宁波市级赛事活动6场、市本级赛事60余场。大力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组织参加省、市各级赛事,夺得省级5枚、宁波市54枚金牌,2024年浙江省少年儿童田径冠军赛总分位列全省第三,宁波县市区第一。做好市级中小学赛事组织保障。完成沙排项目市队县办落地慈溪,引进赛艇运动员1名,已赴省队训练,输送宁波市少体校22名运动员正式转正。同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训练机制,设立游泳、篮球等训练基地,优化业训网点布局。

(四)深化文旅智治,夯实监管执法“保障力”

全面提升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龙山、观海卫、周巷三个扩权乡镇全部实现网上通办。夯实文旅市场管理底线,组织全市文旅体市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应急演练活动,扎实推进文旅体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浙江文旅码”相关工作,保持全行业绿码率在90%以上。摸清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底数,积极引导其规范合法经营,强化对艺培、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场所安全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600余人次,检查503家次。持续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安全播出管理,推进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各项文旅行业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各项整治行动,年初至今,共出动检查人员703人次,检查各类场所600余家次,办结案件64件,作出罚款处罚56.8万余元,没收违法物品11333件。成功创建省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

二、2025年工作要点

(一)公共文化事业方面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计划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5个、城市书房(天一书房)4个、文化驿站1个、微书房30个,慈溪市少儿图书馆开放启用。组织开展“四百”文化惠民工程、“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嘉年华等群众文化活动。完成送戏曲、讲座(培训)800场以上,开展文化走亲20场,开展青瓷瓯乐走进国家大剧院系列活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开展新一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估工作,举办非遗系列活动,鼓励非遗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开展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强化文物保护利用。继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动上林湖越窑遗址安防工程报批与实施,开展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动考古前置相关工作,做好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指导工作。

(二)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

文旅项目培育工作。编制十五五文旅融合规划。聚焦景区转型提质要求,着力强化标杆性景区的的服务设施改造提升。持续整合全系统文旅资源,推进文旅设施大规模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逐步推动热电厂地块、地标酒店、掌起后茅山、城西银泰等地块的旅游招商合作。文旅融合品牌培育。进一步推进鸣鹤景区、达蓬山景区等4a级景区转型提质,持续做好国药潮文化和养生祈福度假文化两大品牌。深耕“慈溪有味”品牌,开展市民、游客广泛参与互动的美食品牌互动,用美食讲好慈溪文旅消费故事。引导特色、高端、精品民宿建设,鼓励开发以小家电为主的慈溪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优质文旅消费品牌。挖掘打造文旅新热点。聚焦演艺经济发展,计划落地音乐节、演唱会等演出3场以上。以慈溪市演出公司为基础,形成演艺经济产业链。打造“慈溪城市音乐节”品牌。培育文旅体流量新热点,继续推进柴烧龙窑、杨梅采摘季等文旅活动,深耕“热力慈溪 纵享周末”独创文旅名牌。结合慈溪文旅精品线建设,开展精品景区景点打卡互动活动。做优“一本慈溪”品牌延伸,借助“短平快”新媒体营销网络,深挖慈溪特色文旅打卡资源。

(三)体育事业发展方面

推动体育场地建设。加速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观海卫体育公园等体育场地建设,计划新增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17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做好新建小区体育设施配建工作。到2025年底,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力争达到2.9平方米以上。推进赛事品牌打造。继续扶持慈溪观海卫足球队参加全国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在2024年慈溪半程马拉松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打造慈溪精品马拉松赛事。引进全国桨板赛、2025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等,提升我市高端赛事氛围。开展多元赛事活动。推广“社区运动会”等小型群体赛事模式,计划举办各类各级全民健身活动450项以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基层体育委员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2.6%、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2%以上。提高竞技体育实力。拓展多元化办训新模式,深化市少体校田径队“三集中”训练模式,推动游泳等基础项目社会力量办训。拓展青少年赛事新路径,探索建立协会和社会力量共同办赛体制。谋划赛艇训练基地建设。

(四)市场监管执法方面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重点推进一事联办、全城通办和数据共享工作,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加快存量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审核。强化文广旅体市场管理。持续推进文广旅体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紧盯旅游领域攻坚整治任务和新业态领域,对照底数清单持续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持续保持防汛防台安全警觉,完善文旅体行业防汛防台八张问题清单,细化风险点位、管控措施及任务清单。深入推进文旅体行业执法工作,为市场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重点工作和2025年工作要点清单

一、2024年重点工作

1.强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布点建设,完成3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个城市书房和2个文化驿站建设创建。深化基层公共图书馆网络建设,新增80家微书房阅读空间,慈溪市少儿图书馆开工建设。

2.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工作,推进裘家祠堂等修缮工程,推动7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设施提升工程,完成上林湖越窑遗址安防工程方案编制,并成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慈溪古船保护研究工作站。

3.谋划文旅重大项目,赴武汉、遂昌等地招商6次,协同文旅集团举办2024慈溪市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积极谋划热电厂改造文旅项目、教场山影视基地项目等,同时多渠道排摸文旅项目,做好项目协调服务。

4.激发活动赛事消费,成功举办2024全国青少年美育盛典、慈溪城市半程马拉松、城市森林音乐节、柴烧龙窑、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等活动,通过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提升城市影响力。推动“热力慈溪,纵享周末”乡村旅游消费IP打造,增强城市吸引力。

5.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推进16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市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82万平方米。持续引进高规格赛事,承办五超联赛,引进省、市级赛事60余场。大力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组织参加省、市各级赛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训练机制,优化业训网点布局。

二、2025年工作要点

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计划完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5个、城市书房(天一书房)4个、文化驿站1个、微书房30个,慈溪市少儿图书馆开放启用。组织开展“四百”文化惠民工程、“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嘉年华系列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完成送戏曲、讲座(培训)800场以上,开展文化走亲20场,开展青瓷瓯乐走进国家大剧院系列活动。

2.强化文物保护利用。继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动上林湖越窑遗址安防工程报批与实施,开展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动考古前置相关工作,做好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指导工作。

3.编制十五五文旅融合规划。持续整合全系统文旅资源,推进文旅设施大规模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逐步推动热电厂地块、地标酒店、掌起后茅山、城西银泰等地块的旅游招商合作。

4.聚焦演艺经济发展,培育文旅体流量新热点,继续推进柴烧龙窑、杨梅采摘季等文旅活动,深耕“热力慈溪 纵享周末”独创文旅名牌,打造“慈溪城市音乐节”品牌。做优“一本慈溪”品牌延伸,借助“短平快”新媒体营销网络,深挖慈溪特色文旅打卡资源。

5.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计划新增17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进赛事品牌打造,在2024年慈溪半程马拉松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打造慈溪精品马拉松赛事。开展多元赛事活动,计划举办各类各级全民健身活动450项以上。提高竞技体育实力,拓展多元化办训新模式,推动游泳等基础项目社会力量办训,探索建立协会和社会力量共同办赛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