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41969155XE/2025-189230
市民政局
主动公开
通知公告
民政、扶贫、救灾/其他
2025-05-22
2025-05-22
面向社会
关于开展公开征集社会力量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我市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水平,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实施2025年“未爱童行”留守儿童、困境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
一、项目经费
资金来源于市财政专项资金4万元。
二、项目时间
2025年6月至2025年11月30日。
三、服务内容
(一)关爱儿童服务活动
1、专项主题活动。节假日及暑假期间,组织主题共聚活动,助力留守、困境儿童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激发潜能,活动不少于10场,参与人数不少于200人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增强自信。
2、心理适调综合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抗逆力提升、反霸凌教育等团辅活动不少于3场,参与人数不少于100人次。
(二)儿童福利政策宣讲
1、广场活动。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开展广场活动,发放儿童福利政策宣传手册、家庭教育促进法律及条例的宣传手册等,强化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意识和社会支持力度。广场活动不少于1次,宣传手册不少于3000册。
2、儿童福利政策进村居活动。依托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设家庭教育辅导班,包括儿童福利政策讲解、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亲子关系调适、心理疏导、和谐家庭打造、陪伴成长等,进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宣讲不少于5场,参加人数不少于100人次。
3、宣传窗更新。市未保中心宣传窗更新不少于6次。
(三)儿童服务支持网络建设
1、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市未保中心“启微”志愿者队伍,积极与文明实践基地、大学对接,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发布项目内容,招募志愿者,充实基层儿童服务力量。开展志愿者成长培训,引导其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家庭提供服务支持和匹配社会资源。组织志愿者活动,定期开展爱心结对、课业帮扶、暑期课堂等活动,打造常态化的志愿帮扶机制,开展志愿者培训及活动不少于4场,活动人数不少于100人次。
2、链接资源解困需。由承接机构结合自身专长,依托各种载体形式,围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链接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寻求物资援助、结对帮扶、爱心捐赠,帮助解决部分物质需求。
(四)宣传推广
为提高“未爱童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知名度、公众参与度、社会关注度,按照项目执行时间节点,阶段性进行成果发布。其中:“浙里护苗”平台推送活动成果信息不少于1篇、“甬有未来”平台推送活动信息不少于1篇,微信公众号宣传不少于10次。
四、申报主体
(一)在民政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
(二)主体应符合以下条件:依法登记注册,活动开展正常,无信用不良记录,机构及负责人近三年没有受到行政处罚;具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有实施儿童服务项目经验,能够争取社会资源,提供配套项目经费的申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
五、申报方式
(一)参与项目的社会组织,直接将申报材料报至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
(二)申报提交材料
1.《2025年社会组织承接“未爱童行”留守、困境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申报表》(附件1)
2.社会组织单位登记证书、法人代表身份证、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银行开户许可证、财务管理制度、团队人员名册、团队人员相关资格证书及以往实施相关儿童项目证明的扫描件。
3.即日起至5月29日前将以上材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上报,文档打包后以“组织名称”为文件名发送至463757441@qq.com,联系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13858340778。
六、项目确定
1.在项目征集阶段结束后,市民政局组成评审小组,通过申报单位现场路演与评审小组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打分,得分最高者为承接单位。经局网站公示3天无异议后,与承接单位签订合同。(评审时间另行通知)
2.同年度内已获得民政、妇联、人社等同级政府部门或基金会资助的重复性质项目申报材料,原则上不再受理。
3.项目期满后,市民政局将指定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项目成效及资金使用的审计评估与合规审查,费用由服务承接机构承担。
4.申报主体如具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且承诺提供配套资金及物资保障的,将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获得优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