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410C/2025-188727
市教育局
主动公开
民办教育
科技、教育/教育
2025-05-07
2025-05-07
面向社会
近期,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功举行了第二次“聚焦新教材,赋能新课堂”主题下的单元整合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课题研究为引领、课堂教学为基础、学生发展为根本、创新成果为导向,为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能。
潘老师立足单元整体视角,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将原来教材中平移与旋转两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凸显了单元整合教学高效、融会贯通的独特优势。课堂中,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与对比观察,自主发现平移保持方向不变、旋转改变方向的本质差异,实现对两个重要概念的深度理解。此外,课堂还巧妙融入生活场景与航天实例,既深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徐老师将长度与面积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充分挖掘两者在度量本质上的一致性,以结构化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课堂中巧妙串联长度测量的旧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重叠操作和测量探究,发现无论是长度还是面积都需选定单位、进行累加,从而深刻理解度量的一致性。借助多样化练习,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在区分面积与周长概念的同时,构建起连贯、系统的度量知识体系。杨老师以整数、小数算式对比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关联,归纳出“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计算方法。通过画图、分数单位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发展核心素养。课堂还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一致性,深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本质,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教学铺垫。整堂课注重算理与算法结合,培养学生数感与迁移能力。
三位老师围绕单元整体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与系统整合。他们梳理教学内容逻辑关系,优化知识点编排顺序,将分散的知识内容构建成结构化体系,帮助学生摆脱碎片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框架。
评课环节,老师们紧紧围绕教研组在做的课题展开讨论。大家结合课堂实际,对教学环节设计、学生课堂反馈等方面的亮点与不足进行分析。有老师指出,通过情境导入串联单节课知识点与单元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单元知识逻辑,是实现 “以一节课带动一单元学习” 的有效路径。也有老师建议,可以在知识整合环节增加对比、归纳活动,以强化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老师们交流经验、提出建议,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促进了教学经验共享与专业能力提升。
最后,教研室金雷杰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其深度契合“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他精准剖析了3位老师课堂展示与说课中的每个细节,阐释了单元教学整合的核心精髓——唯有以系统化、整体性的思维编织教学网络,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清晰勾勒出知识的完整版图。
这场教研活动,恰似一场精妙的数学 DNA 重组实验,创新构建的单元整合教学课例,成功改写了传统教学的 “遗传密码”。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更是打造了一份可供复制的数学教学范本。教师们将携手探索,不断重塑数学教学的崭新基因,为教育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陆杭炜)